-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质灾害》教学设计2
《地质灾害》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简述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一、导与学目标:
1、知识目标:(1)了解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及其相关概念。
(2)简述地震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形成机制和发生过程。
(3)根据板块改造学说,结合地图说出世界及我国地震带的分布。
(4)了解滑坡、泥石流的危害。
2、能力目标:(1)通过读图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能力。
(2)学会灾害发生时的一些求生技能。
3、态度、情感及价值观的形成:树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分析地质灾害的观念,增强忧患意识、防灾意识。
二、导与学过程:
(一)情景设置
1、观察图2—1—1并结合以下材料,感受地下迸发出来的巨大力量。
历史将永远铭记地球的这个坐标:东经118.2°,北纬39.6°。 人类将永远铭记历史的这个时刻:月日,北京时间凌晨时分秒。唐山市地下的岩石突然崩溃了!断裂了!仿佛四百枚广岛原子弹在距地面十六公里处的地壳中猛然爆炸!唐山上空电光闪闪,惊雷震荡;大地上狂风呼啸。在强烈的摇撼中,这座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在顷刻间夷为平地。整个华北大地在剧烈震颤。天津市发出房倒屋塌的巨响,正在该市访问的澳大利亚总理被惊醒;北京市在摇晃不止,人民英雄纪念碑在颤动,天安门城楼上粗大的梁柱发出断裂般“嘎嘎”的响声。在华夏大地,北至哈尔滨,南至安徽蚌埠、江苏清江一线,西至内蒙磴口、宁夏吴忠一线,东至渤海湾岛屿和东北国境线,这一广大地区的人们都感到异乎寻常的摇撼。强大的地震波,以人们感觉不到的速度和方式传遍整个地球。综合题:
9、读右图,回答问题:
(1)滑坡的发生受三个基本因素控制: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2)泥石流的发生也受三个基本因素控制: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3)典型滑坡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4)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的多发地区,在川、滇、黔交界的地带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导致该地区的这三种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直接或间接的诱发地质灾害。人类对植被的破坏 是_______(地质灾害)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是造成_______(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
(6)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提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信息反馈:
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 本节课你学会了那些知识? 你还有什么疑惑和困惑?
第一节地质灾害
1~5 AACCD 6~8 CAB
9、(1)不稳定的山坡形态 软弱面的存在 破坏平衡的触发作用(2)充足的水 足够的堆积物 足够的地表和沟谷坡度(3)蠕动变形 急剧滑动 渐趋稳定(4)该地带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5)泥石流 滑坡(6)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密集发展,加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