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件01.pptVIP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件0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件01

* 据说健美裤(踩蹬裤)唤醒了中国女性的审美和独立意识,它一度泛滥于全国各个层面的女性身上,从学校的小女生到工厂的女工再到街道大妈,几乎人人都有一条这样的裤子。可后来再也没人问津这种裤子。 * 改革开放后,款式新颖,层出不穷 * 连衣裙 * “服饰是时代的外衣” 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段穿在身上的历史。它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是一个时代的晴雨表。寻觅其中,鸦片战争以来历史的点点滴滴,都可以透过不同时期人们的穿衣变化来找到最为直接、细微的答案。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 课程标准: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第一课时:服饰变迁 第二课时 食、住、风俗方面的变迁 * 1.本课主要讲述了近现代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风俗四个方面的变迁。 2.变化的特点可以分三个阶段分析: (1)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成立前; (2)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 (3)1978年改革开放后。 3探究变化的原因:可以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分析。 【内容分析】 * 【导入新课】 你知道当今流行的服装中最能体现中国民族特色的男女服装各是什么吗? 巩俐展示现代旗袍装 * 穿在身上的历史——近现代服饰的变化 第一课时 1.近现代男装的变化 2.近现代女装的变化 3.总结三个阶段的变化及其特征 4.分析变化的原因 * 问题1:清朝时,中国男子的传统服装是什么?西装大约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当时人们对西装的态度是怎样的?西装大约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为何流行?中山装是怎么来的? 材料1:时代缩影:从溥仪生活照看服饰的变迁 长袍马褂 西装 中山装 * 材料1:中国最早赴美留学幼童,因为辫子,受到美国孩子的嘲笑,纷纷剪辫易服。1881年下令撤回中国,穿西服成为一大罪状。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史》 材料2: 1912年民国政府颁布《服制》,规定:男子礼服分大礼服、常礼服二种,昼用大礼服为西式大氅式,晚用大礼服似燕尾服而后摆呈圆形,裤用西式长裤。常礼服二种,一为西式,一为袍褂式。 * (1)长袍马褂 (流行于整个近代) (2)西装(鸦片战争后传入,民国成立后流行 ) 孙中山 * 中山装的由来:辛亥革命革命后,革命党人穿什么服装式样成为一个大问题,孙中山就此广泛征求意见与展开讨论。争论中有的主张仍穿长袍马褂,遭到大部分人的反对。因为,革命既已成功,在服饰上如仍沿袭清政府统治时期流行的瓜皮帽、长袍马褂是不合时代潮流的。孙中山认为长袍马褂既不方便生活,又因剪裁费料而很不经济,也不赞成穿这种服装。于是留洋的革命党人中有人提出干脆穿西服,孙中山听后哈哈大笑说:“这么一来,那就无异是抵制国货了!” 最后,孙中山提出自己的主张,他认为:“礼服在所必更,常赐听民自便。”希望能有一种“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的服装式样。于是,孙中山决心自己设制服装。他经过缜密思考,精心设计,并征求意见,终于创制了一套具有我国民族特点的简便服装。 中山装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 (3)中山装(民国成立后流行 ) 由来:孙中山根据西式服装设计 含义: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门襟五粒纽扣表示区别于西方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 一之大义。 * 清朝传统汉族女子服装上衣下裙 问题2:清朝被推翻了,怎么汉族女子反倒穿起了旗袍? 民国时流行的旗袍和原来的旗袍在样式上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周迅 * 衣裳时样年来瘦,渐仿洋装显细腰。 ——观棋道人《京华俗咏》 蝴蝶 * 民国初改良旗袍 传统旗袍 宽松肥大到称身适体、短袍窄袖 * 举一反三: 下面两幅图片中的服饰,反映出的时代潮流是什么? * 穿在身上的历史 一、鸦片战争后至新中国成立(1840—1949年) 1、表现: (1)男子: (2)女子: 2、服饰特征: 3、变化原因: 长袍马褂到西装到中山装。 传统旗袍到改良旗袍。(宽松肥大到称身适体、 短袍窄袖) 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受西方文化、革命思潮的影响,人民审美观念、 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 * 如此突显女性柔美的旗袍,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渐渐不再受到女生们的追捧。那么,20世纪50、60年代的女生们追捧什么样的服装呢? 阮玲玉 * “做套列宁装,留着结婚穿”是20世纪50年代初年轻人中流行的一句顺口溜。 * 问题4: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列宁装、连衣裙等苏式服装会受到青睐呢? 布拉吉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