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淮南认识实习指导手册报告
第一章 实习区概况
实习区主要位于淮南市境内,恰好在我国南北地理、地质分界线上。其地质特征虽属华北类型,但又有其特殊地方。因煤炭资源丰富,更由于早期三胚层动物化石—“淮南虫”的发现而蜚声海内外,引起国内外地质界的重视。因而地质研究程度较高,资料也很丰富,为认识实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实习区地处北纬32゜40′,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降雨量为969毫米,属大陆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这里农业南北特色兼有,南稻北麦,东果西蔬,种类繁多,更有“八公山豆腐”为之一绝,人称“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工业以煤炭开采、电力、化工为主,是闻名中外的能源城市。
区内淮南铁路横贯市内,东接津浦,西连京广,北上京九,南下皖赣。水路、公路交通也很便利。
市内总面积2121平方公里,人口180万。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市内。淮河以南为丘陵山区,八公、舜耕、上窑“三山鼎立”,海拔多在200米以下,最高峰为八公山区的白鹗山,海拔242 米。淮河以北为黄淮海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海拔20—40米。
从现在起,让我们以一个未来地质学家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淮南这块美丽的山水,探索其中的地质奥秘。
第二章 野外矿物岩石的观察和认识
第一节 基本方法
了解地球的物质组成,是从认识矿物岩石开始的。
矿物岩石的野外识别能力,是地质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
目前地球上已被发现的矿物总数已达3300余种,我们在课堂实验室内所见到的还不到1%,如此多的矿物如何才能辨认过来?其实与人类关系密切的仅200余种。其中长石、石英、橄榄石、辉石、角闪石、云母、粘土矿物、方解石等是常见的造岩矿物,它们占了地球上矿物总量的90%以上。其余如硫化物、氧化物、卤化物等一般少见,只是在一定区域、一定地质时代、富集到一定程度形成金属或非金属矿产。
在野外,矿物是组成岩石的基本单位。它们的分布并非杂乱无章,而与地球的演化密切相关。它们随着区域、 地质时代的不同有规律地分布。在岩石圈范围内,岩浆岩、 变质岩占总体积 的95%,沉积岩仅占5%,主要分布于5 Km以上的范围内,但却涵盖了大陆面积的70%,海底几乎全部为沉积物覆盖。而沉积岩中,碎屑岩、 碳酸岩盐、 粘土岩共占总量的99%,其它可燃有机岩、 硅质岩、 铁质岩、 铝质岩及盐类仅占很少比例。
淮南地区太古界为变质岩,从上元古界起主要为沉积岩。
了解了这些,在野外就可以心中有数了。运用学过的矿物岩石的知识和方法,在不断的实践中积累经验,就会认识越来越多的矿物和岩石,识别能力会愈来愈强。
在野外,除了掌握岩石的基本知识和识别方法外,还可借助一些简单的工具:如锤子、 放大镜、小刀、5%的稀盐酸等。
观察时,首先要用地质锤敲开岩石的新鲜面再进行其它工作,否则其风化表面会使观察产生错误的认识。
用小刀可以区分硬度为6级上下的矿物,如方解石和石英。如遇石膏和滑石,指甲刻划即可识别。矿物之间相互刻划可判断他们相对硬度大小。
一般放大镜可将岩石中细小的矿物颗粒放大10倍,能够观察其成分、结构等。
用稀HCL可以区别方解石与其它矿物。
实地观察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岩石的颜色。对岩石颜色的描述十分重要。一般地说,岩浆岩和变质岩的颜色往往与其暗色矿物(如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等,它们都是含有Fe2+的硅酸盐矿物)含量有关。含量愈高,颜色愈深。岩浆岩从超基性岩至酸性岩颜色逐渐变浅,就是暗色矿物含量渐少,而长石、石英等浅色矿物含量渐高的缘故。因此在观察岩浆岩、变质岩的过程中,对颜色的正确描述有助于岩石类型的识别。而沉积岩中,深色岩层系因其富含有机质所致,如淮南地区石炭、二叠系含煤岩层多为灰、深灰色。它们往往代表还原、湿润条件下的产物。而常见于岩浆岩、变质岩中的暗色矿物极易风化分解,难以出现在沉积岩中。红色沉积岩层多含有Fe3+,是氧化、干燥条件下的产物,如淮南地区上二叠统石千峯组的红色砂岩,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晚二叠世后淮南地区再也没有煤的形成。
接下来利用手中的工具观察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现象。沉积岩中,还要注意古
生物化石的观察。
野外岩石在纵向上、横向上会发生变化。观察时应注意上、下、左、右追索一下,观察它们的变化。这样才能全面认识岩石及其组合特征。
观察内容应分项逐条记录在笔记本上。
第二节 淮南地区的矿物与岩石
一、沉积岩的观察和认识
在野外,沉积岩一望无际的层状分布是最易辨认的。单个岩层厚度大小不一也是沉积岩应描述的特征:
巨厚层 2m
厚层 2—0.5m
中层 0.5—0.1m
薄层 0.1—0.01m
页薄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