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合理性边界研究
论文摘要
从1986 年《矿产资源法》颁布以来,与矿业经济快速发展、矿产开发逐步
走上法制轨道相伴相随的是一轮接一轮、接连不断的秩序治理整顿。为了彻底解
决历史形成的矿产开发“多、小、散”的状况,铲除“乱”的根源,2006 年以
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资源大整合,从2005 年到2010 年,
全国矿山数量从12.67 万座减少到11.25 万座,净减少11.2%,原矿产量从52
亿吨,增长到90 亿吨,增长73 %。全国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从2.81 下降到0.75。
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明显好转、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明显提高、环境保护明显加强、
安全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取得显著成效。
在欢呼找到了整合这支整治矿业秩序的“利剑”的同时,一个重要的命题摆
在我们面前: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可不可以无限制的进行
下去?也就是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的合理性有没有边界?如果有,边界又在哪里?
哪些整合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了科学回答这一问题,本文在全面梳理
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的历史脉络、推进情况、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系统
整理总结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微观的视角,运用规模效应、交易费用、
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外部性、资源规制等经济学理论,分析整合行为的内在机
理和动力机制,进而提出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得以推进的资源、技术、经济、环境、
安全“五大约束条件”和整合的合理性边界,构建了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合理性边
界的逻辑模型,将现有的矿山纳入关闭淘汰区、保留区、强制整合区、科学引导
区四个政策区,在科学引导区中,分析比较整合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确定整
合的合理性边界,进一步分出企业主动整合区、政府积极引导区和整合不经济区,
针对处于不同区间的矿业权,采取不同的规制政策。
在构建合理性边界逻辑模型之后,本研究进一步深入分析矿产资源开发整合
中企业内和企业外获得的收益和付出的成本,以及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变动规
律和影响因素。结合索洛的经济增长模型,在传统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中,引
入资源和制度要素,建立矿业经济增长模型,进一步解释了整合红利主要来源于
释放资源红利和制度红利,从理论上阐释了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是一个转变发展方
式的过程。运用均衡分析工具,对整合行为内在机理进行了进一步分析,指出了
整合合理性边界和长期均衡点的关系。同时选取湖南新田岭整合案例,对本文相
关模型和理论假设进行了初步验证。对研究不足和下一步工作进行了评价和展
望。
通过研究得出四点结论:一是整合应当权衡收益与成本,合理确定整合的合
理性边界,既要积极引导整合,又要警惕过度整合。二是企业是整合的主体,在
整合合理性边界范围之内,政府应当充分运用经济手段扩大企业的整合的边际收
益,降低边际成本,增强企业参与整合的内生动力。三是整合并非一劳永逸,整
合需求将长期存在。今天整合的最优水平,并不代表明天的最优。四是政府角色
应当从较为“激进”的强力推动型逐步过渡到较为“保守”的引导促成型,从整
合路上的“推车人”转变为“清道夫”。
本研究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创新:一是提出了矿产资源开发整合边界问题,
并从理论上加以研究,在整合相关研究中尚属首次;二是首次对国外和“矿产资
源开发整合”相关的立法实践做了分析,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以往普遍认为市场经
济国家没有促进整合的制度安排的观点;三是构建了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合理性边
界逻辑模型,对合理性边界给出了理论解释;四是在在传统的柯布-道格拉斯函
数中,引入资源和制度要素,解释了整合的本质是释放资源和制度红利,优化矿
业经济增长模式。
关键词:矿产资源开发整合 合理性 边界
Abstract
Since the Mineral Resources Law was promulgated in 1986, the mining indus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have gradually being
conducted under a legal system. Accompanying with prosperity of mining, many
programs aiming to crush down illegal m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