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裂解C9塔底油引发聚合和催化聚合反应研究.DOCVIP

乙烯裂解C9塔底油引发聚合和催化聚合反应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乙烯裂解C9塔底油引发聚合和催化聚合反应研究

乙烯裂解C9塔底油催化聚合生产石油树脂的研究 温丽瑗1贺志伟1 朱利勤2 张战军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广东新华粤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茂名525000) 摘要: 由表2可见,催化剂用量不同,石油树脂的色度差别不大,在12~15之间。石油树脂的溴值,即树脂的不饱和度,在该聚合实验中,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加,溴值变化不大,均在40g(Br·100 g-1)左右,说明对C9原料的聚合反应,催化剂用量对溴值无明显的影响。 2.2.2 聚合温度的影响 (1) 聚合温度对石油树脂收率及软化点的影响见图2。 图2 不同聚合温度下石油树脂的收率及软化点 由图2 可见,当反应温度为40~50 ℃之间时,树脂的收率相对较低。当反应温度在50~60 ℃之间时,反应温度的升高使树脂收率逐渐增加。继续升高温度,软化点及收率均开始下降,可能由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太高抑制了聚合反应的进行,不能无限制地升高反应温度。 (2) 聚合温度对树脂色度及溴值的影响 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过高温度的反应体系内易生成深色胶质和黑色焦油,严重恶化树脂的色相。反应温度为40~60 ℃范围内,树脂的色度较佳,石油树脂的收率较为理想。溴值的影响不大,综合考虑温度对收率、软化点及色度的影响,最佳反应温度为60 ℃。不同聚合温度对树脂色度及溴值的影响见表3。 表3 不同聚合温度对树脂色度及溴值的影响 聚合温度/℃ 色度/# 溴值/(g(Br·100 g-1)) 40 12 39.5 50 12~13 41.7 60 14 39.0 80 17 38.8 100 18 39.4 2.2.3  聚合时间的影响 (1) 不同聚合时间对树脂收率及软化点的影响见图3。 图3 不同聚合时间下的树脂收率及软化点 由图3可以看出,在反应 0.5~3 h内,树脂的收率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说明前3 h内反应体系内的聚合原料较为充足,即反应的收率在不断增加;根据聚合反应动力学,随着反应时间的继续延长,达到平衡,在反应时间3 h时,反应基本完成,树脂的软化点和收率变化不大。 (2) 聚合时间对树脂色度及溴值的影响 随着反应时间的变化,聚合所得树脂的色相和溴值变化均不太明显,即反应时间的变化对石油树脂的这2项性能的影响不具明显的影响规律。不同聚合时间对树脂色度和溴值的影响。 表4 不同聚合时间对树脂色度及溴值的影响 聚合时间/h 色度/# 溴值/g(Br·100 g-1) 0.5 12~13 36.5 1.0 12~13 35.9 2.0 14 39.0 3.0 14 38.8 4.0 14~15 33.4 3 结论 采用催化聚合工艺合成C9石油树脂,选取AlCl3-乙醇络合物作为催化剂,分别考察了催化剂用量、聚合时间和聚合温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的最佳条件为催化剂添加量0.8%,聚合时间不3 h,聚合温度为60 ℃,C9石油树脂的产率为50.5%,软化点为85 ℃,色度14~15#。 参考文献: [1] 闫慧, 孟邱, 丛玉凤, 等.C9石油树脂的研究进展[J].应用化工, 2011,6 (6): 1084-1085. [2] 杨靖华.路易斯酸催化碳九馏分中烯烃聚合过程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 [3] 刘海波.C9石油树脂催化加氢工艺条件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2015. [4] 杜新胜, 陈世龙, 李亮.C5~C9共聚石油树脂研究进展[J].粘结,2013(6): 67-69. [5] 李春生, 寿崇崎, 顾尧.C9石油树脂的改性[J].石油化工, 1999,28(2): 104-106. [6] 周洪柱, 卓兴利, 李光.热聚法合成深色石油树脂[J].化工进展, 2009,27(1): 1851-1855. [7] 刘永善, 张志伟, 刘兴辉, 等.镍催化剂对石油树脂性质的影响[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2, 25( 4): 18-20. [8] 杨媛.大庆石化裂解C9分离及热聚双环树脂合成技术[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 2014. [9] 吴利红.浅色C9石油树脂合成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14. 收稿日期:2016-11-24 作者简介:温丽瑗,女,化学工艺实验师,2013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现从事石油加工及防腐工作。 Study on Catalytic Polymerization of Producing Petroleum Resin by Ethylene Cracking to C9 Tower Bottom Oil Wen Liyuan1, Zhang Zhanjun1, Chen Chenggang1, Zhu Liqin2 G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