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宪帝制後的政局.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洪宪帝制後的政局.ppt

民初之政局 袁世凱對革命勢力的壓制 組織新內閣:袁世凱排除異己,安排親信組織新內閣,並暗中操縱國務會議,內閣制無形中變成總統制,總統的權力不受制約。 刺殺宋教仁:同盟會中堅分子宋教仁意圖組織責任內閣監督袁世凱政府,招袁世凱的猜忌,結果被殺。 袁世凱對革命勢力的壓制 鎮壓二次革命:袁世凱為了擴張私人武力,向五國財團借款二千五百萬鎊。國民黨黨籍的都督如李烈鈞等激烈反對,發動「二次革命」。袁世凱憑充足兵力和財力,將反抗力量逐一擊破,更加肆無忌憚。 袁世凱的帝制運動 袁世凱的帝制運動 稱帝經過 操縱選舉:袁世凱組織公民黨,要求選舉正式總統,又派公民團包圍國會,脅迫議員投票,結果他當選為正式大總統。 解散國民黨:袁世凱阻撓憲法的通過,並以二次革命「倡亂」為由,解散國民黨。後又公佈《中華民國約法》,廢除《臨時約法》,延長總統任期。 袁世凱的帝制運動 稱帝經過 答允《二十一條》:1915年1月,日本向袁世凱提出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要求,並以協助革命黨作要脅。袁世凱急於稱帝,不敢開罪日本,在5月9日答允日本前四號的要求,第五號則容後協商。 袁世凱的帝制運動 稱帝經過 製造帝制輿論:袁世凱派人在報上發表文章指出中國應行君主制,又組織籌安會公開鼓吹帝制。最後他被擁戴為「中華帝國大皇帝」,於1915年12月接受帝位,翌年元旦登基。 袁世凱的帝制運動 失勢經過 中華革命黨成立:孫中山眼見袁世凱不斷破壞共和制度,便於1914年7月將國民黨改組為中華革命黨。 護國運動展開:雲南前都督蔡鍔、進步黨人梁啟超、中華革命黨的李烈鈞,以及雲南都督唐繼堯共商討袁之舉。結果在1915年12月組織護國軍,聲討袁世凱。 袁世凱的帝制運動 失勢經過 帝制運動結束:護國軍聲勢大盛,袁世凱部屬節節敗退。多省宣佈獨立,要求袁世凱退位;加上外國反對,袁世凱便在1916年取消帝制,後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病死。 袁世凱的帝制運動 帝制運動失敗原因 人民渴望建立民主政府,帝制違返潮流。 袁世凱聲名狼藉,人失民心。 政界學人反對,對袁氏打擊甚大。 部屬拒絕效命,甚至反袁。 政府敗政枯竭,無力收買革命軍或使下屬效力。 列強不予支持,袁氏孤立無援。 洪憲帝制後的政局 北洋軍閥的分裂 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內部分裂,如以馮國璋和曹錕為首的直系、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以張作霖為首的奉系等。三派不斷發生衝突,演變成軍閥混戰的局面。 洪憲帝制後的政局 府院之爭 黎元洪繼任為總統後,以段祺瑞為國務總理。 段祺瑞主張責任內閣制,以便獨攬大權,因此總統和國務院之間常生衝突,釀成了「府院之爭」。 1917年4月美國對德宣戰,段祺瑞竟組織督軍團通過對德宣戰議案,結果黎元洪把他去職。 洪憲帝制後的政局 張勳復辟 段祺瑞憤而離京,說服河南、山東等各省宣佈獨立,甚至出兵威脅北京。 安徽督軍張勳先以調停姿態出現,然後迫黎元洪解散國會,擁溥儀復出稱帝。 黎元洪再委任段祺瑞為總理,討伐張勳,復辟鬧劇才結束。 洪憲帝制後的政局 護法運動 段祺瑞以國務總理身分獨攬大權,毀棄《臨時約法》,拒絕召開國會。 孫中山於1917年組織護法軍政府,出任大元帥,對抗被軍閥操縱的北京政府。 洪憲帝制後的政局 護法運動 初期護法軍節節勝利,攻取長沙。 1918年間,兩軍在湖南一帶對峙時,護法軍政府內部出現了嚴重分裂,排斥孫中山。 孫中山見無可作為,便離開廣州,護法運動因此失敗。 軍閥混戰 經過 安徽的段祺瑞與河北的馮國璋不和,演變成皖系和直系之爭。 1920年,直系和奉系的張作霖合作擊敗皖系,直、奉兩系操縱北京政府。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戰爭,直系勝利。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奉系勝利。 直皖戰爭時,滇、桂兩系互相爭持,滇系被逐。廣東軍閥陳炯明亦與滇、桂兩系在東南和西南開戰。 軍閥混戰 影響 政治方面:各地軍閥分合無常,時和時戰,使國家四分五裂;北京政府的權力組織常隨軍閥的勝負而改變,朝令夕改,令人民無所適從。 外交方面:軍閥靠借外債來維持強勢,列強藉此取得在中國各種特權,大肆剝削,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更低。 軍閥混戰 影響 經濟方面:內戰破壞農作物,農民被強徵作民伕,使農村經濟陷於崩潰,餓荒蔓延。軍閥又時常妄增稅項,濫發鈔票,造成金融混亂。為增加收入,參與非法行業,嚴重破壞社會經濟和腐蝕人心。 社會方面:軍閥經常炸毀河堤水壩以阻擊敵軍,結果引致水旱之災,令人民無以為生。 民國初年的政府常為軍人把持,你認為原因何在? 思考步驟 1. 軍人在當時或以前的勢力如何? 2. 軍人在當時的政府中扮演甚麼角色? 3. 民初政府的勢力能否制衡軍權? 答案參考 清末以來軍人勢力已日漸強大 全國軍權由軍人把持 民初政府組織鬆散,軍人容易擅權。 * * 宋教仁 二次革命形勢圖 袁世凱就任大總統 《二十一條》批准書 袁世凱祭天情形 護國運動

文档评论(0)

wendang_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