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斡尔族的文化艺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达斡尔族的文化艺术

达斡尔族文化艺术 达斡尔族是北方土著民族,能歌善舞,表演形式是以“哈肯麦勒”、“扎恩达勒”和“乌钦”为主的说、唱、跳艺术。还有其它大人小孩都玩的“蒙眼抓人”娱乐、“蒙眼打枕头”等。小女孩子玩的“家家”、“哈涅棵”,大人有恶作剧的“托古拉热”等。 “哈肯麦勒”是达斡尔族最古老的舞蹈形式,她来源于生活,也是从达斡尔族的生产、生活中得到发展、继承。达斡尔族妇女大都会跳“哈肯麦勒”,过去达斡尔族居住的地方,地广人稀,姑娘出嫁要嫁到很远,由于人稀路少,加上交通工具缺乏,姑娘出嫁后很少回娘家,有的一辈子不能回去一次,每当看到雄鹰在蓝天飞翔,极度羡慕,心想我若有翅膀,马上飞回娘家去看父母和亲人,这样就跟随飞翔的鹰做飞的动作。因为哈肯麦勒是达斡尔族妇女创造的,就以飞翔为基本动作来表诉想家之情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哈肯麦勒”可一个人跳,可两个人或多人跳,也可跳集体的和跳广场舞。“哈肯麦胡苏古”也就是跳哈肯麦时唱的歌词,大都是反映生活,表达心理。达斡尔族过去历尽凄风苦雨、坎坷心酸的日子,所以“哈肯麦胡苏古”和“所恩达勒”的唱词和曲调都很低沉、压抑,有的唱词催人泪下。也有高昂奋进,欢快的唱词和表演形式,如:哈肯麦勒的第三部分就是打斗,打斗时高亢激烈,真切有趣。“哈肯麦勒”多数是闲暇时几家人聚到一起唱跳,有时来了客人,随便找几个人就能跳起来。每逢喜事和节日都把“哈肯麦”跳到高潮和夜深。“哈肯麦”是达斡尔族节日和各种庆祝活动的主旋律,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建区50周年庆祝会的开幕式上的广场舞就以哈肯麦为主旋律。按达斡尔族人的历史、经历和贡献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戍边,反映受清朝政府的指派到新疆平叛,镇守边疆,可以说达斡尔族为保卫祖国疆土做出了历史性贡献.第二是达斡尔族人开拓了嫩江流域的农业文化,可以说嫩江流域的农业文化是达斡尔族迁徙到嫩江流域后开拓的.第三是体现党的民族政策,歌颂共产党以及在党的领导下民族地区发生的变化。尤其到春节期间,达斡尔族地区以“哈肯麦”活动为主。正月里,每天都有“哈肯麦勒”活动,有时一个村内同时有多处“哈肯麦勒”活动,晚间活动时居多,也有在白天活动的。在这种活动的同时,还增加有“乌钦”、“扎恩达勒”。 扎恩达勒是达斡尔族的一种歌唱形式,曲调悠扬婉转,多数是歌唱家乡、向往美好生活、歌颂英雄人物、爱情诗篇等。在哈肯麦勒活动中增加一些扎恩达勒,使活动气氛更浓厚,而观赏者也换换口味,听几曲悠扬的“扎恩达勒”更是一种享受,而且“扎恩达勒”的曲调和“哈肯麦胡苏古”的节奏也有很多相似。唱“扎恩达勒”就可以跳“哈肯麦勒”,为增加气氛,有时演唱几段“乌钦”。 “乌钦”是一种说唱形式,类似蒙古族的“好来宝”,也是来源于生活大都讲长篇故事,别有情趣。“乌钦”和故事密切相关,就好比长篇故事有说唱本。可以用曲调唱着讲述故事。“乌钦”也是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创作的,如色热同志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乌钦。其中一首《祖国颂》被中央电视台用七种外语向国外播送,很受欢迎。 “蒙眼抓人”是一种中青年人和小孩皆宜的娱乐活动。晚饭后,一家或几家聚到一起,多数人围在三铺炕坐好,老年人大都到炕上坐着,边抽烟边看地下的娱乐活动,参加活动的人中,把一个人的眼睛蒙上,面朝门外,后边参与娱乐活动的人都去轻轻拍其背,拍背的同时报名,然后在地上躲避蒙眼睛的人,蒙眼人转过身来抓人,报上名后躲避不及被蒙眼人抓到就坐到一边。然后 蒙眼人继续抓其他人,待都抓到后,被第一个抓到的人把眼睛蒙上从事第二个抓人的人。若有个别人违背规则耍赖的,坐在炕上的人早已说话主持公正了。这种活动气氛非常热烈,坐在炕上的人有时帮助蒙眼人,告诉其躲避的人在哪里,被抓的人左躲右闪难以躲开,有时从蒙眼人臂下钻过去,有时蹲到旮旯不敢出大气,有时被撵的吱哇乱叫。坐在炕上的人看热闹能笑出眼泪来。待活动到相当的时间后,进行“蒙眼打枕头”活动,就是任选一人蒙上眼睛,在炕沿上立上一个方头圆形大枕头,有专人带着蒙眼人到稍远一点的地方,然后进行“左三圈,右三圈,再左二圈等不等的圈数”后,蒙眼人自选方向迈上几步(选地方时就量过)一撇打过去,打倒枕头的为能者,打不到为平者。这项活动人数多少不限,是一项气氛极为活跃的娱乐项目 “哈涅棵”和“撒克”是未成年人玩的项目。“哈涅棵”是女孩子用纸剪裁叠成的纸人,装饰各异,同时也按人家、老小和辈份分开,根据家庭生活和繁衍生息的状况,几个女孩到一起,都拿出自己的“哈涅棵”边摆边解说,不外乎达斡尔族的生产生活、邻里交往、娱乐活动等。“哈涅棵”是达斡尔族最古老的文化娱乐活动。现今“哈涅棵”已流传到日本,也叫“哈涅棵”,成为很有价值的艺术品。“嘎拉哈”达语叫“撒克”,是达斡尔族女孩儿的传统娱乐活动。“嘎拉哈”是出自羊身上,过去牧业是达斡尔族的重要的生产生活内容,所以“嘎拉哈”则是传统娱乐。起初是两人或多人围坐一圈,有多个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