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单元{启始王维杜甫李白}.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唐诗单元{启始王维杜甫李白}

如日中天的盛唐诗 李白与杜甫 盛唐边塞诗: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焕 盛唐山水田园诗:孟浩然和王维 关于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开元九年,进士擢第, 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在前期他有济世之志,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因此创作了不少思想积极、情调激昂的诗;到后期,王维先隐终南山,晚年又在陕西蓝田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写了大量山水田园诗。工书画,擅长水墨,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九可悲: 他乡作客,一可悲; 经常作客,二可悲; 万里作客,三可悲; 又值秋风萧瑟,四可悲; 重九佳节,无有可乐,只有登高,五可悲; 独自去登,六可悲; 扶病去登,七可悲; 病又是如此之多,八可悲; 年过半百,事事无成,九可悲。 关于李白 李 白 李白与杜甫一向被视为唐诗世界中两座并峙的高峰。并称“李杜”。李白诗作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伟绚丽,语言清新自然,是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现存900多首,著作有《李太白集》。 台湾诗人余光中《寻李白》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杜甫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2、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上李邕 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4、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    同消万古愁          ——将进酒 饮中八仙歌 杜甫 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一 .共读探讨(紧贴诗作) (一)关于诗题 包括:诗歌的内容 写作的缘起 诗体 (二)结合诗人的思路,用几个词概括诗歌的脉络 入梦之由_____梦中游历_____梦中惊醒___ ___梦后言志 (二)诗人在梦境中隐藏了什么样的深意?与主题有什么关系? 提示:背景中了解的李白在长安的宫廷生活经历是解读梦境的钥匙 天姥山上风云变幻和李白在朝廷的心路历程具有指向的一致性,洞天美景的描绘和现实中的丑恶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与现实的尖锐矛盾,表现其不妥协的反抗精神. (四)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是如何表现的 1.大胆奇特的想象 2.动态的画面令读者应接不暇 3.用色的富丽堂皇 4.调动读者的每一处感官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表达对本诗主旨句的理解和评价,或对读李白诗的感受 * * * 古代诗歌常识— 分类 古代诗歌 古体诗 近体诗 律诗 绝句 七律(如杜甫的《登高》) 五律(如杜甫的《春夜喜雨》) 七绝(如王昌龄的《出塞》) 五绝(如王维的《鹿柴》 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古诗 乐府诗(题目上有的加“歌”“行”“吟”“引”等名称) 古代诗歌常识—— 格律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1 2 3 4 5 6 7 8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八 句 四 联 偶句押韵 中间两联分别对仗 讲究平仄 律诗 山水田园诗,源于老庄哲学,成于渊明手笔,继于大谢(谢灵运)小谢(谢眺),盛于唐代王(王维)孟(孟浩然)。 陶渊明等诗人形成我国东晋田园诗派 谢灵运、谢眺等诗人形成我国南朝山水诗派 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我国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王维在历史上被认为是在山水田园诗派中艺术成就最高的诗人。王维的这类诗的题材代表了唐代山水田园诗创作成就。 代表人物 1、李白(701—762)字太白,原籍陇西(今甘肃),出生于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坦境内),约五岁时,其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 2、“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 “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 (《与韩荆州书》) 3、魏颢说他“眸子炯然,哆如饿虎……少任侠,手刃数人”(《李翰林集序》)。崔宗之在《赠李十二白》诗中也以“袖有匕首剑”、“双眸光照人”这样的句子描述其风度。很久以后,他和朋友叙旧,还兴致勃勃地回忆当年杀出五陵恶少重围的往事(见《叙旧赠江阳宰陆调》)。 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由于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