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2017-2018届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VIP

湖北省襄阳市2017-2018届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北省襄阳市2017-2018届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PAGE  PAGE 9 湖北省襄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甲骨文记载,商代认为“‘帝’是王的祖宗神,商王是‘帝’的嫡系子孙”。这反映了商代 A.王权借神权加强统治 B.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C.权力向皇帝高度集中 D. 确立了“家天下”制度 2. 《礼记》中说:“山川神祇,有不举祭者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宗庙有不顺者为不孝,不孝者,看绌以爵。变礼易乐者为不从,不从者君流。革制度衣服者为畔,畔者君讨。”这表明西周的礼乐制度? A.为君主大权独揽的意识服务 B.有利于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 C.具有威慑性与持久性的特点 D.实现了国家对地方和人口的控制 3.学者许悼云指出:“周代是中国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结婚。……这个办法,使得其他国家的领袖都变成周人的亲属:女婿,或者外甥,姐夫、妹夫,或者内兄、内弟,舅舅,阿姨。”这表明周代的政治特点之一是 A. 按血缘宗族分配权力???????????????? B.?以姻亲关系维系统治 C. 规范大宗和小宗关系???????????????? D.?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4.周代的礼制十分复杂,号称“经礼三百,典礼三千”。在众多的礼制中,出生礼、冠礼、婚礼都是由家族成员共同参加的活动,并且,周代的孔制强调“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凸显了社会成员之间的等级意识。材料表明 A.礼乐制度是维护政治等级的工具 B. 周代礼制有利于凝聚宗族力量 C. 周代礼制体现“亲亲”“尊尊”原则 D.周代礼仪繁杂且涉及面较广 5.春秋时期,诸候称“王”现象很少,到了战国时期,许多诸侯纷纷称‘王”。这反映了 A.春秋战国时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B.春秋战国时分封制走向瓦解 C. 春秋时期周天子势力强大 D.战国时周天子对诸侯失去控制 6.有论者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更加广闹的国土上更加彻底地实施郡县制,才使得“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B.郡县制加强了君主制 C.统一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 ?D.秦始皇首倡设郡、县 7.秦汉时代,南方的郡面积都比北方的大得多。例如,秦朝北方的河东、上党、太原等五郡才相当于今山西省,而南方的长沙郡就相当于今半个湖南省。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秦汉时期 A.南方地区的经济地位更重要 B.南方驰道等交通设施更完善 C.北方地区开发的程度更高 D.北方地区实行郡国并存制度 8.西汉一代政区变化较大,汉初七国四十余郡,异姓七国分领二十余郡,景帝中元六年,郡四十三,王国二十五,武帝天汉以后,基本维持在郡八十三,王国二十。这一变化说明 A.郡国并行制实现了对地方有效管理? B.汉中后期基本解决了王国问题? C.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成效不大?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必然? 9.有学者认为,三省合一办公场所“政事堂”(后来改为“中书门下”)的出现明显与“三省制”之本意背道而驰。其理由在于,“政事堂”的出现 A.迎合了强化皇权的需要 B.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 C.提升了中书省法定地位 D.存在相权集中并扩大的趋势 10.下表内容主要反映了唐朝科举出身者与官僚的来源统计表 大士族(%)中小士族(%)寒素(%)科举出身者来源691318官僚来源66.212.321.5A.士族通过文化优势保持政治优势   B.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没有得到落实 C.科举制选拔的范围和人数很有限   D.自然经济阻碍了封建文化的推广 11.唐代的皇帝追认老子为其始祖。741年,唐玄宗正式下令在科举考试中设置道举。道举考试测试《老子》、《庄子》、《文子》、《列子》,考试形式和明经科相同,合格及第者称道学举士。道举的设立旨在 A.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 配合政权统治的需要 C.冲击世家大族的政权垄断 D.推动文化的多元发展 12.宋朝皇帝的指令原则上须经二府,以“敕牒”(诏书)方式颁布执行,在这个程序中可以 “封驳”(说明理由拒绝)。皇帝自宫内直接发出批示,认为是“灭裂纪纲”的源头,经常受到臣僚的批评和抵制。这种设计 A.使宋代君主权力受到相权的严重制约 B.表明宋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相当完善 C.有利于政府各部门分工合作提高效率 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