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系统观视野下的中国古城垣展示利用方法探讨*
王军 胡敏
摘要:城垣是中国古代城市文明的鲜活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是具有复杂构成的古代城市防
御系统工程。对古城垣遗产的展示利用,是协调遗产保护和现代城市建设矛盾的重要路径。本文从梳理中
国古城垣的发展脉络入手,对古城垣的基本形制和构成要素进行认知,进而以整体观和系统观的视角,提
出了古城垣展示利用的基本思路和策略,以此为基础,对不同历史进程、地理环境、文化涵构、保存状况
的古城垣的展示利用类型模式、具体方法和成效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析评估模式要点、价值范围和适用对
象,希望对我国古城垣及相关类型遗产展示利用的理论与实践提供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古城垣;系统构成;展示利用
1研究背景
古城垣是见证中国古代城市文明史的宝贵文化遗产。然而,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
全国古城垣遭遇多次大规模破坏,至今完整保存的古城垣仅数十处 (图1),部分古城垣处
于局部保存或遗址仅存状态,且仍面临着城市急速扩张、历史环境破坏、保护意识淡薄、
保护思路偏差导致的不合理利用等因素的巨大威胁,古城垣的保护和展示利用困难重重。
目前我国古城垣的保护与展示主要面临三大困境:首先,城垣本体及其历史环境的破
坏。部分城市的城垣拆除或损毁后,遗址逐渐叠压于现代建设之下,考古发掘和展示利用
难度大(图3)。其次,部分城市对古城垣的展示利用与保护产生矛盾,采取全面复建的方
式,对城垣遗存的真实性造成严重的破坏(图2)。第三,对于古城垣在城市整体格局及区
域防御体系中的价值认知不足,展示利用与城市公共空间系统耦合关系不够,导致公众对
城垣遗产文化感知不足,展示活力缺乏。基于对城垣现存状况及展示困境的认识,本文在
对中国城垣发展演变历程梳理的基础上,归纳了中国古城垣的三种基本形制及特征,厘清
了古城垣的系统构成要素,进而提出了城垣展示利用的基本思路和具体类型模式。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科研课题资助项目(编号201136)。
图1 全国主要城垣遗存分布示意 图2 全面复建的大同城垣
图3 宜宾古城垣现状破坏情况调查
2 中国古代城垣认知
城垣是华夏文明的产物,在中国传统文化史、城市建设史、建筑史和军事史上都占据
重要地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和标志物。城垣的发展演变记载着不同时期、不同地域、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历程,并在数千年的演变中形成了独特的形制和系统
构成,传递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2.1 城垣的发展演变历程
2.1.1 起源时期:新石器时代—春秋战国时代
据现有考古资料证实,中国最早的城垣出现在距今约6000 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代表城
池是湖南沣县城头山大溪文化城址。从夏王朝开始,筑城卫君、造郭守民的行为一直持续
了数千年。自夏到周,城垣从原始、单一的状态逐渐发展为完善的系统工程,城邑规模不
断扩大,防御功能更加突出。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早期大规模建城的时期,出现不同等级、
形制的城垣体系,城市综合功能不断加强。
2.1.2 发展时期:春秋战国时代—宋代
春秋战国至宋代是中国大规模修筑城垣的时代,秦咸阳宫的宫垣规模已远非其他诸侯
国都可比。汉代国力强盛,筑城活动十分活跃。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无论边城或
是内地,都增加了城垣的防御设施。唐代城防设施逐步制度化,对高度、底墙壁厚、城顶
壁厚间的比例都有要求,还出现了羊马墙、转关桥、弩台等新型城防设施,城垣防御功能
得到了显著增强。宋代,城防体系进一步发展完善,制定了明确的规制,基本形成了以城
墙为主体,以城门为中心,点线结合、重点突出、综合配套的完整城防体系。
2.1.3 成熟时期:明代
明代城垣体系达到成熟,成为中国历史上城池数量最多的时代,目前全国可见的城墙
绝大部分是明代遗存。明代城垣不仅是对中国古代筑城体系的总结与继承,而且在筑城技
术和材料上有明显改进,包括对城墙进行了普遍性包砖以增加坚固性,对原有木构过梁式
城门普遍改筑为砖拱券式。明南京城创造了四重城垣的形制,成为中外建城史上的一个奇
迹。明代城垣的修筑延续了200 余年,马面、角楼、敌楼、垛墙、城楼、吊桥、瓮城等附
属设施已成为城垣构造的基本定式。
2.1.4 衰落时期:清代
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