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文文学研究的再出发序
· v
华文文学研究的再出发(序)
*
·王润华
一、南大的蚊子与蛙鸣:唤醒热带雨林新书写与新研究
阅读张松建的《后殖民时代的文化政治:新马文学六论》这本书,
我的心情错综复杂。理由其实很简单:一九七零年代,我在美国威斯康
辛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然后在爱荷华大学研究与教学一年后,很幸运地
受到当时的新加坡驻美国大使孟德罗教授(Professor E. S. Monteiro )的延
聘,加入建设一流大学的文化工程。他要我先返回华人创办的南洋大学
(“南大”)的云南园,然后转入非常西化的新加坡大学的武吉知马校
区(原是马来亚大学所在地),再进入由新大与南大合并而成的新加坡
国立大学肯特岗校园。我常常提起初返南洋时的激动心情。在晚近出版
的两本书:《王润华南洋文学选集》(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2016 )
与《越界跨国》(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 )的前言中,我都写下了相关
的回忆文字。重返南大的热带雨林,聆听蛙鸣一片,唤起我的南洋文学
的创作与研究热情。想不到三十年后,后来在肯特岗完成博士学位的张
松建,当他进入云南园时,心情也是如此。先说我自己的很梦幻的经验
吧 ——
*
王润华,马来西亚南方大学资深副校长/讲座教授。
后殖民时代的文化政治
vi ·
1973年9月的雨后晚上,我从美国飞到新加坡的巴耶里巴
机场,第一天住宿南洋谷,南大当时还在原始的热带雨林包
围之间,潮湿、蚊子与蛙鸣使我彻夜失眠。我问自己,放弃
美国的舒适生活,回来潮湿、闷热的热带意义为何?这些蛙鸣
与蚊子攻击使我胡思乱想到天亮,其中唤起我的热带雨林的回
忆。热带雨林与橡胶园消失了,我决定以文学重建热带雨林与
南洋。当时云南园还残留不少的橡胶树。南大校园云南园,原
是橡胶园的名称,华人开拓南洋的象征。当时校园入口处与文
学院外,每天还有人来割橡胶。《橡胶树》与《南洋乡土集》
里的诗与散文,就是我在云南园文学院中文系的办公室写的作
品。其中〈天天流血的橡胶树〉(又名〈沉默的橡胶树〉),
发表在台湾的《中国时报》副刊,1981获得中国时报第四届文
学奖中的散文推荐奖。
除了我个人的文学创作,我坚持新的学术视野、方法与论述,要全天候
进驻南大。后来,我也把它带进武吉知马与肯特岗校园的华文文学创作
与研究中去:
我回到南大,我要跨国界的,本土多元文化的思考来审视
东南亚的文学。我从研究老舍的在新加坡华侨中学创作《小坡
的生日》的小说开始,开启本土文学学术研究。书写南洋文学
的文学,在那个时期,还普遍被认为没有学术研究的价值。无
论本土长大的作家,还是中国作家在南洋。我研究郁达夫、鲁
迅在新马与印尼,虽然我在美国就开始课题。我把新马文学纳
入学术研究,以身作则,鼓励我的学生以西方与东方新方法研
究本土文学,我指导林万菁的硕士论文写中国作家在新马,这
本论文《中国作家在新加坡及其影响》,是促使学术本土化的
开始,而这课题,随后引起很多学者重视与研究,大家争先恐
后在这领域寻找新研究课题。
您看张松建也带着目前国际学术界新理论新方法走进云南园,开始提升
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学术价值:
王润华 | 华文文学研究的再出发 · vii
2002年1月,我进入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
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