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_图文.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_图文.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_图文

三次巨变;三位巨人: 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第 六 单 元 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20 世 纪 以 来 中 国 重 大 思 想 理 论 成 果 醒 站 富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强 课程标准: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奕昕 康有为 思考:从《时局图》、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的结果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材料一: 材料二:1895年~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六十多家,平均每年设厂十五家以上。 思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发展状况? 经济上:资本主义得到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政治上: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各派救国方案失败 一、三民主义的 提出背景 从“医人”到“医国”;由改良到革命的转变 孙中山为代表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材料三:1894年,孙中山在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影响下北上天津 ,上书李鸿章……但是遭到李鸿章的冷遇。从此,孙中山放弃了改良思想和行医职业,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 思考: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孙中山有什么变化? 1900年以后,在国内外掀起了出版介绍西方资本主义的翻译著作,创办革命报刊,发行革命书籍,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热潮。 ——《中国近代史》 思考:1900年后中国思想界有什么新的变化? 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材料四: (1)政治:半殖半封建社会,改良方案的失败。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4)组织:革命团体的建立。 (5)个人努力:孙中山早期活动。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背景 1899年的孙中山 深受美国林肯“民有、民治、民享”思想的启迪 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 ……英国财富多于前代不止数千倍,人民的贫穷甚于前代也不止数千倍,并且富者极少,贫者极多。 实地考察了欧美社会的利弊 The?government? of?the?people,by?the?people,for?the?people 二、三民主义的提出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孙中山提出同盟会纲领,随后,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民族主义 平均地权 民生主义 创立民国 民权主义 目标: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三、三民主义的内容 三民主义 同盟会纲领 内容 局限 民族主义 (民族革命) 民权主义 (政治革命) 民生主义 (社会革命)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 没有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没有把地主阶级当作整个封建统治阶级来反对 不能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前提) (核心) (补充) 性质: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① A、表达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B、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C、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民族 主义 民权 主义 民生 主义  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推翻封建帝 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   政治 革命 社会 革命 民族 革命 四、三民主义的评价 材料一: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二、…… ——《中国同盟会对外宣言》 材料二:其现在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 ② 缺乏明确的反帝纲领 ③ 没有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 进 步 性 局 限 性 三民主义的评价  ① A、表达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B、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 C、是一个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五、三民主义的实践  结合教材第79、80页内容概括:孙中山为实现三民主义有哪些重大实践活动?结果如何? 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领导辛亥革命 颁布临时约法 两次护法运动 建立中华民国 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 推翻清朝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辛亥革命 五、三民主义的实践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这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一次实践。 2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