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80 Chinese Journal of Reparative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June 2013, Vol. 27, No.6
· ·
聚乳酸- /
乙醇酸共聚物 羟基磷灰石可吸收空心螺钉
治疗犬股骨外髁骨折的实验研究
郑果1 2 1 1 1 3 3
刘东 唐新 李棋 李箭 李庆 肖建平
【摘 要】 目的 探讨聚乳酸- 乙醇酸共聚物/ 羟基磷灰石(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hydroxyapatite ,PLGA/HA )
可吸收空心螺钉治疗犬股骨外髁骨折的内固定效果、体内降解过程及生物相容性,为其进一步改进和临床应用提供参
考。 方法 成年雄性比格犬16 只,体重9 ~12 kg,制备双侧股骨外髁骨折(AO 分型为B1 型)模型。左侧采用PLGA/
HA 可吸收空心螺钉固定,作为实验组;右侧采用金属螺钉固定,作为对照组。术后观察实验动物一般情况,于2 、4 、8、12
周分别处死4 只动物,大体观察并摄X 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测量骨密度;取骨折端及螺钉周围组织行组织学观察;检
测可吸收空心螺钉降解性能。 结果 所有实验动物均存活至实验完成。大体观察两组骨折无移位,均于 12 周时愈合;
12 周内实验组可吸收空心螺钉形状完整,无松动、移位及断裂。X 线片示,实验组可吸收空心螺钉不显影,对照组可见金
属螺钉X 线显影;随时间延长,两组骨折均逐渐愈合。两组骨折部位骨密度均于8 周时达峰值,但各时间点两组比较以及
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组织学观察示术后各时间点两组骨折愈合进程相似,实验组可吸收空心螺钉
周围未见明显炎性反应。可吸收空心螺钉降解性能检测示,特性黏度及分子量分布术后2 周内明显下降;数均分子量和
重均分子量术后4 周内显著下降;最大剪切力于术后8 周内下降不明显,之后显著下降。各指标不同时间点间比较,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 结论 PLGA/HA 可吸收空心螺钉固定犬股骨外髁骨折后,骨折愈合进程与金属螺钉相似,
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植入8 周内最大剪切力无明显下降,保证了骨折的充分愈合。
【关键词】 聚乳酸- 乙醇酸共聚物/ 羟基磷灰石 可吸收空心螺钉 股骨外髁骨折 内固定 生物
降 解 犬
EXPERIMENTAL STUDY ON TREATMENT OF LATERAL FEMORAL CONDYLE FRACTURE WITH POLYLACTIC-
CO-GLYCOLIC ACID/HYDROXYAPATITE ABSORBABLE CANNULATED SCREWS IN CANINE/ZHENG Guo 1,
2 1 1 1 3 3 1
LIU Dong , TANG Xin , LI Qi , LI Jian , LI Qing , XIAO Jianping .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West China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41, P.R.China; 2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Suining Central Hospital; 3 Chengdu Organic
Chemicals Co., Ltd.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orresponding author: LI Jian, E-mail: hxlijian.china@163.co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