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陆动力学演化与成矿课程(毛景文)一5
密西西比型铅锌矿床特征及勘查方向 MVT矿床金属量与容矿围岩年龄 中国不同时代MVT矿床金属量的分配 不同时代碳酸岩地层渗透率变化及有机质含量控制 早元古代和中元古代: 碳酸盐岩台地分布范围广、规模大、复杂; 主要以叠层石为主的海底沉积物 缺乏生物扰动、粗的生物碎屑格架构造 晚元古代: 转换为粗粒碳酸盐岩, 礁相, 孔隙度和复杂性有所增加 显生宙: 粗粒碳酸盐骨骼岩屑和礁相环境增加 Grotzinger 1989; Grotzinger and James, 2000, Condie, 2000 三、MVT矿床的主要特征 为后生成因矿床 主要产在地台型碳酸盐岩层序中 主要形成于张性空间内 在挤压造山运动中 断层起到主要的控制作用 与岩浆活动无关 形成于高度浓集的沉积卤水中,盐度可达到10~35 wt % 形成温度 200~250℃ 大部分矿石都交代和充填张性裂隙;通常溶蚀坍塌角砾岩 广东凡口102勘探线剖面图 整个矿区在同一热液事件下不同含水层和不同沉淀过程形成不同形式的铅锌矿床 成矿前角砾岩被矿化交代 Monte Cristo矿, 阿肯萨斯州北部 沉积地层被闪锌矿和碧玉交代 流体包裹体温度和盐度 温度:一般在~50°C到 250°C 之间, 典型的在90°C 到150°C 之间 盐度:大部分在 15到35 wt %之间 硫的来源 总体表现出壳源特征 硫的主要的来源可能还是海水中硫酸盐(被沉积物包裹在各种矿物中)或同生海水,后期被一种或多种还原作用还原。 硫酸盐的还原作用: 细菌分解作用( 100 °C) 有机物出现的时候,有机质热化学作用还原SO4 (~150°C)。 含硫有机质的热解作用 流体来源 成矿流体来自于盆地或者沉积卤水 大部分蒸发的海水,流体盐分部分来自蒸发岩的溶解 铅同位素/金属来源 铅同位素:铅源于各类壳源物质,但非源于岩浆。 不存在均一的铅同位素成分(美洲中部大陆、澳大利亚Lennard Shelf矿区除外,这些矿区富含放射性铅) 金属来源:红层/氧化含水层/多源或单一来源/混合源 控矿因素 最为重要的找矿标志为构造标志、溶解坍塌角砾岩标志、地层和岩性标志等,这些标志对于MVT矿床的控制作用不同矿床有所侧重,但不同控矿标志之间紧密相关,相辅相成 MVT矿床控矿因素 流体长距离运移成矿:美国Ozark矿集区 流体短距离运移:造山带附近受陡倾断层控制,波兰上西里西亚矿集区 产于大陆伸展环境:加拿大Canning盆地 产于地台周缘:扬子周缘若干矿集区 驱动机制 地形/重力(Ozark USA region) 断层扩张“地震泵作用”(Upper Silesia, Poland) 流体排出 造山构造挤压 含水矿物脱水反应 压实作用(Canning Basin, Australia) 沉淀机制 流体沉淀机制: 1)还原硫机制:可以通过地下水的冷却、稀释或者pH值的改变而发生硫化物的沉淀成矿; 2)硫酸盐机制:成矿流体中的硫酸盐在成矿地点经还原剂的作用(比如有机质)被还原为还原硫(HS-、H2S),再与成矿流体中的金属离子发生反应,沉淀成矿; 3)流体混合机制:还原硫预先赋存于成矿地点或者由其他途径被运移至成矿地点,后经成矿流体的加入与之混合,发生硫化物的沉淀成矿。 五、MVT矿床的勘查 应用矿床模型,识别有利的成矿区域 寻找碳酸盐岩台地层序——造山带的前陆盆地 挤压背景下的伸展带 渗透性对比较大和流体可以向上运移的空间 断层+喀斯特+蒸发岩或蒸发岩相发育部位 具有热液活动的碳酸盐岩发育地段 区域含水层-红层和退色的含水红层(蚀变) 盆地内具有生油潜力 主要产于显生宙地层内 矽卡岩矿-远端矽卡岩矿-脉状多金属矿-碳酸盐交代矿床- MVT矿 找矿勘查阶段 ① 前期大面积选区阶段,通过区调资料,结合航磁资料、遥感数据确定有利于MVT矿床成矿的地层和岩性组合,确定有利的构造区域——碳酸盐岩台地层序; ② 大比例尺地质工作阶段,通过区域普查,结合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探测资料,圈定找矿靶区——断层+喀斯特+蒸发岩,以发现角砾岩化带或铅锌矿化带为目标,并根据这些地质资料布钻,验证异常信息; ③更大比例尺的矿区内勘查阶段,通过详细研究矿区内断裂构造、地层展布、角砾岩分布、围岩蚀变等特点,结合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例如IP、TEM等),确定隐伏矿体的位置,采用钻孔验证扩大矿山储量。 六、川滇黔地区MVT铅锌矿床分布 1. 构造位置 隶属扬子地台西南缘,其范围为安宁河-绿汁江断裂以东、弥勒-师宗-水城断裂北西和康定-奕良-水城断裂西南的广大滇东、滇东北地区,东面和北面分别延伸入贵州省、四川省境内。 矿床分布 川滇黔地区含有矿床、矿点和矿化点共400多个,其中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