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近代工业的发展道路
战时民营经济的盛衰: 以1942年为界,之前民营经济继续发展,之后出现衰退。(1)发展原因:政府相关制度的激励与扶持;市场利润空间的诱致;抗日救国的爱国热情驱动;物质资本、货币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流入和易得。(2)衰退原因:战争环境的影响;恶性通货膨胀造成。 3. 官营工业的膨胀与垄断 抗战结束时,国家资本对工业的垄断已经形成:1.国家资本大致已占全部工业资本的40%以上。2.国家企业投资规模大,资本集中,设厂平均规模在200以上,资本5000万元以上的大资本全系国家资本。3.掌握国家的基础工业部门,水电国家占89%,冶炼业90%,机械业占89%,化学工业占75%。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接收了大批日为工矿企业,使官营工业空前膨胀。接收企业的绝大部分转移到国家手中,成立了各种工业垄断公司。全国性的有: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中国蚕业公司、中国纺织机械公司、中央造船公司和中国石油公司等。地方性的有天津的冀北电力公司、华北钢铁公司和华北水泥公司,武汉的华中钢铁公司、华中矿业公司,上海的江南电器局等,台湾的台湾工业公司、台湾糖业公司等。到1947-1948年时其占全部产业资本的64.1%,占本国产业资本的72.2%。 二、近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一)洋务运动与近代企业制度的引进 (二)官利制度 (三)公司法的演进 (四)家族企业的兴衰 (一)洋务运动与近代企业制度的引进 1.传统企业制度及其局限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传统民间社会存在着合伙经营方式,尤其在丝织业、井盐业中出现了集资较多的组织,但是传统的合伙经营是以道义为基础的经济合作方式,其主要特点是在彼此认识的人之间进行合作,虽然便于纠集资金,但往往引发经营纠纷,同时对外具有封闭性,极大的抑制了资本的流动与集中。 2.洋务民用企业与“招商集股” 洋务派因无力投资于民用企业,采取了“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经营模式,仿照西方公司惯例,广泛向社会集股。轮船招商局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未曾出现过的、面向社会“招股集资”、“合众力以成”的新型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制企业在中国开始出现。其后,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在中国逐渐得到推广。 (二)官利制度 “官利”,又称“官息”,也称“正息”、“股息”、“股利”,是固定利息的别称,即企业无论盈亏定期依照固定利率固定支付息金,它的高低与公司的业务状况无关。官利利率一般以年利计算,其利率以企业情况和行业领域不同而有差异,如云南矿务招商局为六厘,漠河金矿为七厘,贵州清溪铁矿为八里,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煤矿、津沪电报局、徐州利国驿煤矿为一分。 1.官利的含义 2.官利的支付 因为必须支付官利,企业年终结账,不是从利润中提分红利,而是先派官利,然后结算营业利益。不足,即谓之亏损;有余,则再分红利。官利的支付相当及时,只要股东交付股金,官利即开始计算。虽工厂尚未建成开工,铁路尚未建成通车,官利也须支付。 3.官利制度的长期延续 官利实际上在明清时期就已存在。到近代,官利成为中国近代企业制度中筹集资本的重要办法,自从洋务运动时期推行后,一直持续到20世纪40年代。 4.官利制度的评价 从根本上来说,官利制度的存在是近代中国资本缺乏、高利贷盛行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其次,传统中国社会资金的流向,是土地、高利贷、旧式商业。投资创办新式股份制企业,对投资者来说,是一种陌生而有风险的事业。当地租、商业、高利贷收入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支配地位时,要改变社会资金的一般流向,改变传统的投资途径,使出资者愿意把资金投向新式股份制企业,企业创办者只能给予投资者一定的回报作为保证。 官利制度存在于近代中国是一个高利社会的背景下,为企业筹资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是,它同时也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官利制度体现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两难选择。 (三)公司法的演进 1.“官督商办”体制下公司机制的缺陷 官督商办:“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 “商为承办,官为维持” ;“所有盈亏,全归商认,与官无涉” 。 官督商办体制的缺陷 “每部门都有一些衣服华丽而懒惰的士绅,各处偃息,或专心钻研经书。……他们唯一要按时去做的工作,只有领月薪一项”。各类冗员有增无减,节节剥削,层层侵蚀,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经营负担。 这类洋务企业在缺少经济法规的情况下运作,法人资格不健全,它们都由官员奏请开办、由朝廷特许成立,实际上是官员政务的重要组成。因此官员常常直接干预企业活动,即使大股东和董事会,也不得不屈服于行政权力之下。 郑观应: 轮船招商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股。 …… 办有成效倏变更,官夺商权难自主。 …… 名曰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 甲午战后,清政府对商办企业机制的重视 随着“官督商办”弊端的日益显露,也为了博得商民的信任,清政府不得不逐步增进对商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