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姓氏和文化传承
---以上海地区为中心的调研 英语专业 2011081 顾美婷调查背景 中华姓氏源于上古,延续至今,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姓氏发生发展,演变传承,形成一种内容丰富、体例完备,超越时空、地域,涵盖社会各个层面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 因此,了解中华文化,探寻其变迁的轨迹,是认知历史,传承文明,透视社会的一把钥匙,意义非同寻常。 调查目的 面对21世纪快速发展的科技与瞬息万变的面貌,中华传统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我的社会调研就以中国姓氏文化为一个切入点,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中国姓氏文化的兴趣和文化传承的关注. 调查对象 调查总人数100人,男55人,女45人。 了解百家姓吗?可以按顺序写出多少? 你知道在最新的全国人口普查中,您的姓氏按使用人口的多少排第几? 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姓氏排名 (前50名) 01李02王03张04刘05陈06杨07赵08黄09周 10吴11徐12孙13胡14朱15高16林17何18郭 19马20罗21梁22宋23郑24谢25韩26唐27冯 28于29董30萧31程32曹33袁34邓35许36傅 37沈38曾39彭40吕41苏42卢43蒋44蔡45贾 46丁47魏48薛49叶50阎 您知道自己的姓氏渊源吗? 您知道您的姓氏有哪些名人、伟人吗? 举例:王姓起源 王姓源远流长,历史绵长,先秦时帝王的子孙多称王子、王孙,其后人也有不少人称为王氏。考其源流,大致有三:一种是出自子姓。商王文丁的次子、纣王的叔父比干官少师,因担心国家危亡,多次劝谏纣王,被剖心致死。因比干本为王孙,其子遂改姓为王。一种是出自姬姓,周文王的后代,演化出三支王姓。第三种是出自妫姓,是虞舜的后代。 王姓虽源头众多、族派繁杂,但以出自周文王的一支名声最著。王姓的著名发源地之一是太原,此支王姓始祖为周灵王太子晋。秦汉时期,王姓多在北方繁衍生存,西晋历经“八王之乱”,西晋灭亡。随着晋室南渡,王氏开始迁往江南。如今,王姓分布广泛,成为中国人数最多的大姓之一。 王氏的名人史不绝书,如东晋大书法家、被尊为“书圣”的王羲之,“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有“诗佛”之称的王维,有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名动一时的王之涣,宋代著名改革家王安石,近代著名国学家王国维等等。 你对你这个姓氏的宗族活动清楚吗?是否参加过? 5%的人非常清楚,每次有宗族活动都会参加;10%的人表示清楚,但不经常参加;75%的人不清楚,从未参加过;10%的人表示不关心。 你觉得自己家族是否重视修缮族谱? 现今社会,您觉得姓氏重要吗? 一半的人认为姓氏是很重要的,是中华民族珍贵的传统文化;也有不少的人表示不重要,姓氏只是一个符号,不具任何意义。 这让我们意识到姓氏文化的传承仍有一定难度,更让我们关注到传承发扬姓氏文化的迫切性。 你认为研究姓氏文化对现代人有什么意义? * * 大多数人知道了解百家姓,但是不能说出很多,最为耳熟能详的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10 不感兴趣 15 不了解,但想知道 45 略知一二 30 了解 人数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宗族意识越来越淡薄,不重视族谱,甚至没有宗族概念。 10 无所谓 30 不重要,只要自己喜欢就好 10 重要,就算自己换了个姓,始终是原姓的后人 50 重要,姓氏是祖先留给后人的传统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