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孔子仁德思想 一 副本.ppt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孔子仁德思想 一 副本

第二讲、孔子的仁德思想 孔子生平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创始人。 “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其诞生地曲阜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 后人评价 司马迁:“《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史记·孔子世家》 后人评价 颜回: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善诱,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子贡:譬之宫墙,赐之墙也有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 孔子思想之核心是仁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知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道、仁、义、礼、乐、智、信、孝、悌、忠、廉耻、恭、宽、惠、敏等等 这些都是以“仁”为中心一以贯之的 到底孔子的仁是什么呢? 仁的本体论 仁与其它概念的关联性 仁的方法论 仁的本体探讨 一、本体之含义 根本体,本源,主宰,宗,本,总根,总源头,本相等等 仁的本体探讨 二、仁之本体乃道 1、道是什么? 道是宇宙人生的根本体、总规律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传?系辞》 “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传?系辞》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传?系辞》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 仁的本体探讨 二、仁之本体乃道 2、孔子的仁德与道什么关系? “道生一”《老子》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禁民为非曰义”《易传?系辞》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易传?系辞》 仁的本体探讨 二、仁之本体乃道 2、孔子的仁德与道什么关系? 从“仁”的字形看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君子成人之美”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思考:孔子为何不直接言道而言仁?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论语》 提示与参考: 1、天道不可言 “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2、仁德更形象 3、遵礼更实用 仁与其它概念之关联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 一、仁与义 “义者,宜也。”《孟子》 义:合乎其节谓之义,合本心也,合仁德本性也,无过无不及。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禁民为非曰义”《易传?系辞》 “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论语?宪问》 仁与其它概念之关联 二、仁与礼 礼:依天理而作之文化规则,包括法律、规章制度、礼仪风俗等一切社会规范。 子曰:“人而不仁于礼何?”《论语》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 “克己复礼为仁”《论语》 仁与其它概念之关联 三、仁与乐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乐:特指孔子所推崇的人文教化的风雅颂之诗乐。 子曰:“人而不仁于乐何?”《论语》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论语》 仁的方法论探讨 四、文质彬彬以全仁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而后君子。” 子曰:“绘事后素” “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仁与其它概念之关联 智:是仁心的诚明 信:依仁心而为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孝:仁心表达于父母长辈 剃:仁心表达于兄弟同辈 仁的方法论探讨 一、本心即仁莫远求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仁的方法论探讨 二、克己复礼便是仁 《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宪问》:“见利思义,亦可以成人。” 礼,依理而作,即是仁德之外化;无形之理借有形之礼得以表达,易于遵循 仁的方法论探讨 三、内圣外王以践仁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见义不为,非勇也。”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仁的方法论探讨 三、内圣外王以践仁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仁的方法论探讨 五、安贫乐道以安仁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