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孔子足迹

组长:胡博帆 组员:刘张弛 张倩怡 周琬茹 池奕斐 孔子的故乡 曲阜是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是我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最著名是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1、青少年时期 2、齐国经历 3、从政鲁国 4、周游列国 孔子一生的经历 孔子3岁丧父,家境贫寒,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庸俗的)事”。15岁立志于学。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19岁娶亲。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30左右,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其思想核心是“仁”。 逐渐一些弟子来到孔子身边。此后,孔子便一直从事教育事业,他广收门徒,相传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首倡“有教无类”及“因材施教”,成为当时学术下移、私人讲学的先驱和代表,故后人尊为“万世师表”及“至圣先师”。 一.青少年时期 孔子办私学 鲁国自宣公之后,政权就掌握在以季孙氏为首的“三桓”手中(即鲁桓公的后代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后来鲁昭公失败后,时年35岁的孔子对季孙氏的越礼行为很不满,发出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呼声。他看到鲁国如此混乱,根本没有从政治国的机会,为了维护礼的尊严而离鲁适齐。 为了接近齐景公,他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次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便谈了著名的正名思想,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极为赞赏,欲起用孔子,但因齐相晏婴从中阻挠甚至怀疑他为间谍,于是不得不作罢。孔子不久便返回鲁国。 二.齐国经历 孔子返鲁后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他的学说也更加完善。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由于为政有方,52岁时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后来,又以相礼的资格参加齐鲁两国的“夹谷会盟”,在大会之上,孔子处处“以君子之道辅其君”,完全按照礼数办事,使齐景公深感惭愧,归还了鲁国的三个城池,创造了鲁国外交史上多年未有的成就。孔子54岁时,受季桓子委托,摄行相事。他为了提高国君的权威,提出“堕三都”(鲁三家大夫)的主张,结果遭到三家大夫的反对,未能成功。孔子55岁时,鲁国君臣接受了齐国所赠的文马美女,终日迷恋声色。孔子大失所望,遂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 三.从政鲁国 四.周游列国 从55岁到68岁,孔子带着他的若干亲近弟子,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在鲁国周边游历。从地图上看,孔子周游所及的地方,范围不出今天的山东省和河南省。大致是从鲁国出发,走了卫国、宋国、齐国、郑国、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地。(现今大致路线曲阜——濮阳——长垣——商丘——夏邑——淮阳——周口——上蔡——罗山—)然后原路返回 。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