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新兴力量的崛起》课件.ppt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新兴力量的崛起》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新兴力量的崛起》课件

二、新兴力量的崛起学.科.网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什么旗帜?12颗星象征什么?围成了一个圆形有什么寓意? 欧共体旗帜; 代表12个成员国; 它的寓意是欧洲的团结、统一 Europe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必须使联合起来的欧洲成为第三种力量。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学.科.网 1、材料中“根本变化的世界”指什么? 2、阿登纳主张欧洲联合的目的是什么? 3、欧洲联合首先是从政治领域入手的吗?为什么? 两极格局取代了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 重振西欧的世界地位,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 一、“欧洲人的欧洲” 一.欧洲人的欧洲 1、欧洲走向联合的条件 (1)工业生产恢复战前水平 (2)政治家认识到联合有助于稳定和发展 2、欧共体成立的过程及目标 (1)过程: ①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 ②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③1967年,3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2)目标: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3、经济一体化带动政治一体化 (1)戴高乐主张以欧洲联合为基础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 (2)1973年,提出“用一个声音说话” (3)1975年,“欧洲议会”成立 (4)80年代后,政治联合加强,防务合作加快 4、影响: 增强了西欧与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发生了学.科.网 变化 补充: 欧洲共同体的进程 欧共体的成立: (1967年) 欧洲煤钢共同体(1951年) 欧洲经济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加入欧共体。 1981年1月1日,希腊成为欧共体第10个成员国。 1986年1月1日,葡萄牙和西班牙加入欧共体,使欧共体成员 国增至12个。 (1958年) ——日本从战败国到经济巨人 二、东边日出西边雨 日本战后废墟 经济超人日本 60年代末: 1987年: 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一度跃居资本主义之首 90年代: 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在海外的投资生产占世界第一位。 还是世界主要的贸易出口大国和对外援助大国 材料一:日本采取了“倾斜生产方式”、“倾斜减税”、“倾斜金融”等对策,即在日本政府主导下,将有限的资源向煤炭、钢铁、电力等产业集中,优先发展能源和重工业。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非凡的经济增长,是世界上真正引人注目的事。而能使日本完成这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1962年《日本的经济发展和教育》 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大力发展教育 材料三:日本还积极引进外国最新的研究开发成果,科研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2.5%,90年代上升为3.0%左右,达到世界最高水平。 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加快产业的更新换代 材料四:从朝鲜战争爆发起,美国军队就向日本企业发出了大量有关武器、运载工具零部件和其他军用物质的订货单。为了帮助实现这个目标,美国被迫紧急地复兴日本的经济,这样就使还在执行的日本经济非军事化的政策迅速中止了。 ——摘自(日)森岛通夫《日本为什么“成功”》 战后初期美国的援助 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日本战后迅速崛起的原因? 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重视科技教育 外向型发展战略 美国资本的输入 时 间 大  事 与国家强大的关系 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国家强大的政治前提 1953 抗美援朝胜利 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 1957 一五计划完成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1957-1966 1966—1976 经济建设遭挫折 仍取得较大发展 文革 受到极大损失 改革开放前的新中国 1.不结盟运动兴起的条件 (1)亚非拉的独立国家不愿介入美苏的争斗,保持中立,采取不结盟的政策 (2)铁托、尼赫鲁和纳赛尔的推动 2、不结盟运动的诞生 1961年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 3、不结盟运动的特点 4、意义 一定程度上改变世界面貌,冲击了战后的两极格局 四、不结盟运动 不结盟运动的标志 2003年3月20日不结盟运动13次 首脑会议在吉隆坡举行 1.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有以下方面,其( ) ①西欧的联合②日本的崛起③不结盟运动的兴起④中国的振兴⑤社会主义体系的形成⑥“北约”的建立 A.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