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伟大与深刻的另一面平和(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鲁迅:伟大与深刻的另一面平和(杨)

鲁迅的伟大与深刻 鲁迅的作品对人的精神创伤与病态进行无止境的发掘,对中国人的“奴性”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拷问 。 他残酷地鞭打着人的灵魂,也反对任何形式的忍从,他始终维护人的思想的独立性,他的斗争是绝不妥协的。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毛泽东 这是一篇“回忆录”,它是传记的另外一种形式。回忆录主要就是回忆的整理和记录,和一般传记相比,不见得很连贯和完整,作者常常带着某些感情来叙述,对某些事件或者生活细节的呈现更加生动、亲切。 回忆录有两种形式:一种主要记录个人所经历的生活或熟悉的历史事件,一种主要记述自己所交往过的他人的事迹的。 写作视角 作家萧红走进鲁迅家庭,透过女性敏锐的眼睛和细腻的感觉来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零碎的细节,再现鲁迅平和可亲的一面。 伟大与深刻的另一面 —— 平和 阅读课文 按照隔行分段的形式特点,全文分为39节,标出段落后,读1—15节从事件、性格和手法几方面梳理各段的主要内容。 思考探究 从前面15节的阅读中是否感到本文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这是一种什么手法? 这种手法是散文化的写作方法,即“形散神不散”或“形散神聚”的特点。作者捕捉了鲁迅先生许多生活的细节,随意写来,就像一组印象片断的回放,但这些印象组合起来,突显出一个生活化、人情味十足的鲁迅——即本文的“神”。 阅读课文 阅读16—26节概括出各段的主要内容。 合作探究 结合上面所做的概括,说说在萧红的笔下鲁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日常生活中鲁迅先生是平易近人、真诚待人,他愿意和青年人接近,关心他们的成长。每一个愿意思考人生、关注社会、热爱文学的青年,都能够和他进行心灵的对话。 日常生活中的鲁迅先生也是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就连小事也要亲自查看,体现出严谨处事的做人态度。 萧红为我们再现的不仅仅是一个值得敬偑的作家鲁迅,更是一位悉心培植晚辈青年的宽厚慈祥的鲁迅,同时还是一个有血有肉、形象丰满又很有人情味的鲁迅。 合作探究 结合前面所读的内容,找出能够体现鲁迅先生“平和”的一面的具体内容。 第3节:很有兴致地谈论服饰和审美观点。 第7节:和每天都见面的“我”开玩笑“好久不见”。 第13节:因开销大不用厨子,却不辞退老佣人。 第14节:亲自动手拿来校样纸给客人擦手。 第16节:和客人交谈到深夜一起吃点心。 第20节:兴致勃勃地给人讲“鬼故事”。 第21节:海婴说鱼丸不新鲜就亲自尝一尝。 拓展交流 阅读课文后,除了作家萧红对鲁迅的印象,你觉得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课文具体事例加以体会。 思考探究 理解本文在语言方面的艺术特色 语言特点之一: 运用描述性语言,准确、生动、形象、细腻,表现力强,鲜明地表现了传主的性格特点。 语言特点之二: 人物的语言极富个性,言简意赅,准确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语言的特点之三: 作者的叙述性语言字里行间融入了强烈的感情 。 阅读课文 快速阅读27节以后的内容,思考并回答后面提出的问题。 本文的“传主”是鲁迅先生,却用很多笔墨写了鲁迅的妻子许广平先生,这是为什么? 这是一种间接描写(侧面描写),因为许先生和鲁迅先生朝夕相处,对鲁迅的生活起居十分了解,借许先生的口来介绍鲁迅先生,既弥补了作者对先生了解的不足,又能真实地再现先生的很多生活片断,令人信服。 本文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双线结构。 归纳总结 “深刻与伟大”和“平和”是如何统一在鲁迅身上的? 鲁迅的深刻与伟大,正如毛泽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