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手机依赖症影响研究报告.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手机依赖症影响研究报告

组员:梁丽霞 高标 胡善男 齐志远 张扬主讲:梁丽霞 广西民族大学 15学科思政 2015 .12 大学生手机依赖症影响研究 02 03 04 05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 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成因分析 手机依赖症给大学生带来的危害 大学生手机依赖症对策研究 目 录 / contents 研究报告问题的提出 1 问题提出 1.1 “手机依赖症”一词最早问世于2003 年,是一种全新的“心理疾病”。手机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节奏的不断紧凑、人际交往的频繁与复杂,使得白领、学生群体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强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伴随而来的是手机的大量普及。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对手机最为敏感。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较,大学生的手机普及率普遍较高,基本人手一部。伴随而来的是对手机的过分依赖,出现所谓“手机依赖综合症”。我国学者师建国认为,手机依赖是指个体因为使用手机行为失控,导致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在本小组研究中,手机依赖指的是: 手机使用者对手机的过度使用而导致对手机产生依赖倾向、甚至成瘾的行为。 1 问题提出 1.2 手机依赖现象的出现引起了学界的关注。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当前关于手机依赖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视角: 一种是从心理学视角出发对手机依赖行为进行分析。这也是当前这一领域研究的主流。另一种从心理学的学科背景出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人格特点与手机依赖之间的关系、手机依赖与内心孤独感等问题。 1 问题提出 1.3 综 合 已 有 研 究 成 果 , 目 前 国 内 外 对 于 手 机 依 赖 的 研 究 尚 处 于 起 步 阶 段 , 在 国 内对 手 机 依 赖 研 究 做 得 最 多 的 还 是 普 通 描 述 性 报 告 , 关 于 手 机 依 赖 原 因 方 面 的 研 究 还不 成 熟 , 而 已有 的 研 究 , 并 没 有 把 现 状 和 原 因 以及危害结 合 起 来 分 析 。本小组研究认为,手机依赖现象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必然有其社会根源。而大学生又是手机使用者中的主体。因此,本研究将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现象进行分析,并试图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2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 2.1 过度使用导致人机一体化 手机已成为个体从社会网络中获取社会资本的重要工具, 成为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随身必备的通讯和娱乐工具。部分学生因为缺乏自律意识出现了对手机过分依赖的现象,导致了个体生活与手机一体化的问题。通过手机与外界交流,获取信息,不再顾及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 不再顾及参与社会实践的效果,而是不断地和自我对话,把自己隐藏在艺术想象、语言形式和虚拟生活中给自己带来前所未有的孤独,让自己离现实生活越来越遥远。 2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 2.2 使用手机不分时间场合,影响学习和生活 过度依赖手机的大学生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会随身携带或使用手机,甚至全天候开机,通过手机联系朋友、查找资料、浏览新闻、拍照等,长此下去不能自拔而成瘾。如果出门忘带手机或者停机,情绪上表现为焦虑与烦躁即无手机恐惧症。学习知识是当代大学生的首要任务,注意力要求相当集中。上课期间如果身旁手机一段时间没有铃声或者振动,过度依赖手机的学生会产生手机震动的错觉即幽灵振动综合征,不集中注意力听讲,而是情不自禁看手机,从而破坏个人的思路,降低课堂学习质量。 2 手机依赖的现状 2.3 过度使用手机使大学生身患“疾病” 过度依赖和长期滥用手机使身体机能遭受手机辐射的影响,引起身体局部的病变。如果频繁使用手机发短信会导致腕部、手指以及上臂肌肉酸痛和抽筋,对手机的过度依赖让部分学生沦为手机的“ 奴隶”,阻碍其心理发展。长期依赖沉溺手机的功能使用上,遇到问题不刻苦钻研动脑筋,而是第一时间利用手机搜索答案,削弱自身的学习动机,养成懒惰的学习习惯。生活在手机的世界里,影响大学生接受教育和参与社会实践的效果,形成一种个性倾向,导致交流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态调整能力和实际生活能力等有所下降,危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3 大学生手机依赖症的成因分析 纵观 国 内 外 关 于 大学生手 机 依赖症方 面 的 相 关 研 究 , 可 以 发 现 大学生手 机 依赖症 的 研 究 是 最 近 几年 才 开 始 流 行 的 新 颖 的 研 究 领 域 , 目 前 国 内 外 对 于 大学生手 机 依赖症的 研 究 尚 处 于 起 步 阶 段 。已 有 的 大学生手 机 依赖症的 原 因 研 究 较 少 , 大 多 分 布 在 心 理 学 领 域 , 其 他 成 因 研 究 还 没 有 从一 个 专 门 的 角 度 论 述 , 而 只 是 从 总 体 上 陈 述 其 原 因 。 从 心 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