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语文教师笔试诗文鉴赏(全).doc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教师笔试诗文鉴赏(全)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清溪行 李 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 清溪,流经安徽贵池城,与秋浦河汇合,出池口入长江。 (1)诗的颔联、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请简要分析。 答: (2)诗的尾联描绘了什么情境?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答案 (1)颔联运用衬托的手法,以新安江水色之清衬托出清溪水更清。颈联运用比喻手法,以明镜比喻清溪,岸上景物倒映清溪之中,写出了水的清澈。(答侧面描写,正面描写,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2)诗的尾联描绘了凄凉清寂的情境,流露出诗人内心的一种寂寞抑郁的情绪。(意思对即可)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杨村 杨万里 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 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 【注】 政通正,正当的意思;清和指农历四月。 (1) 试从绘色的角度对这首诗的中间两联进行赏析。 答: (2) 结合你对尾联的理解,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主旨的。 答: 答案 (1) 绿色的杨柳和葡萄,红白相间的鲜花,金黄的麦田和碧蓝的天空,浓墨重彩,色调对比强烈。诗的中间两联勾画了一幅田园风光的美丽图画。 (2) 尾联是作者的感想,意思是说,在这农历的四月天,我还在赶往异地做官的路上,农村是这样的美,何不回家种田?出去辛辛苦苦做官,究竟是为了谁呢?这首诗的前三联描写农村的美好风光,目的就是这最后一句。在主旨上,作者是用自然美来表现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用田园乐趣来衬托辞官归隐的愿望。 3.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济州西门外旅馆 晁端友 寒林残日欲栖乌①,壁里青灯乍有天。 小雨愔愔②人假寐,卧听疲马啮残刍。 【注】 ①乌:乌鸦;②愔愔:寂静无声。 (1)诗中的乌和马两个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三、四两句,叶梦得《石林诗话》作小雨愔愔人不寐,卧听羸马啮残蔬.其中不寐与原诗假寐相比哪个更好?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 答案 (1)诗中的乌和马既是实景,又倾注着诗人的感情:乌鸦暮投林,而诗人却无家可归,疲马尚且夜不眠,人更是如此,乌和马.一反一正衬托了诗人奔波劳顿、凄风苦雨的人生漂泊之情。 (2)假寐更好。假寐,即坐着打盹儿,表明诗人旅途劳顿,要睡又因心绪不宁,只得假寐,同时由本句的坐的卧,层次清楚。而不寐则与第四句卧听重复。(说不寐好,只要言之成理亦可。) 4.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①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②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注】 ①此诗为作者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所作。②杏园:唐时朝廷举办庆宴的场所。 中 秋 月 苏 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两首诗都写到了中秋之月,但却有着不同的感慨,请简要说明两首诗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 (2)请就《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这首诗中运用的对比手法进行简要的分析。 答: 答案 (1)白诗:抒发了被贬后面对与往昔相似的中秋明月而产生的愁闷(抑郁、惆怅、失落等)之情。 苏诗:面对不可永在的中秋美景,抒发了人生难料,前景未卜的感叹,表达了应珍惜眼前美好时光及时享受快乐的思想。 (2)昔年与今年的对比:去年中秋是在京城中的曲江池畔杏园边欢度的,今年中秋却是在被贬后的湓江边度过。 乐情与哀情的对比:昔之乐游,今之苦叹;昔之欢快,今之愁苦。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秋夜曲 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河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1)秋逼暗虫通夕响一句在整首诗中起到哪些作用? 答: (2)漫漫轻云露月光,一句在诗中起什么作用?诗中主人公是什么人?流露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回答。 答: 答案 (1)照应诗题;表现秋虫鸣叫时间之长;暗示思妇(主人公)彻夜不眠;衬托思妇(主人公)离情萦怀和难耐的寂寞。 (2)①承前启后。(承上句长夜不眠,故而引起望月,为思夫做铺垫。) ②主人公是位丈夫远行的思妇(或……的妇女,或……的中年女子)。 ③诗歌表现她丈夫远行独守闺中的凄清孤寂和关怀(关心)丈夫的无限深情。 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 闻邻船吹笛 杨 基 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 参差楚调转吴音,定是江南远行客。 江南万里不归家,笛里分明说鬓华。 已分折残堤上柳,莫教吹落陇头花! 【注】 分:料,料想。 (1)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

文档评论(0)

ipad0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