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诗词中的漏刻、日晷和钟表.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词中的漏刻、日晷和钟表

: . MAtEUR ASTRONOMER 现在 ,如果我们想知道 “几 点 全诗描写的是元宵节灯会的盛况, 了”,那是非常方便的,但在古代就没 最后两句即写到了漏刻:今夜狂欢的太 那么容易了。在中国古代,一直到明清 尽兴了,时光慢点走吧,铜壶上的漏箭 之交 ,人们主要使用的计 时器是 “漏 不要催促我们了! 刻 ”,即靠累计流水量来指示时间的 再看唐人李绅的 《奉酬乐天立秋夕 “铜壶滴漏”。不过 ,这一般只有皇家 有怀见寄》: 和官府才用得起。好在过去的农业社 深夜星汉静 ,秋风初报凉。 会生活节奏缓慢 ,人们对时间的精确 阶篁 (竹)浙沥响,露叶参差光、 度要求不高,所 以农民们 日出而作 , 冰兔 (月亮)半升魄,铜壶微滴长。 日入而息 ,城镇居民听钟鼓楼报点, 薄帷乍飘卷,襟带轻摇飓。…… 也就足够 了。 日晷也是一种重要的计 这首诗的意境、情绪与上诗大不一 时仪器 ,在西方曾非常普及 ,但在中 样,完全是静态的:秋色如水,长夜漫 国古代很少有人使用。明清以后,西 漫,所以漏壶滴水仿佛都慢了很多。通 方的自鸣钟传进 中国,漏刻逐渐被取 过景物描写,诗中表现了一种悲凉空寂 代 。古代人虽然没有现代人的生活节 的心境。 奏,但是也非常看重 “时光”,所以 上面是写漏壶的,还有专写箭刻的 诗歌中写到时光时,常伴有大量计时 诗句,看明代张和的 《兰陵秋夕》: 器、特别是漏刻方面的描写。 碧树鸣秋叶,芳塘敛夕波。 漏长稀箭刻,楼迥逼星河。 、 漏刻 :漏壶 ·刻箭 候雁迎霜蚤 (早),啼蛰傍月多。 漏刻 ,传说在黄帝时期就 已出 怀人不能寐,弹铗起商歌。 现。古代常规的漏刻由两部分组成:漏 这也是写秋夜的漫长难眠, “漏 壶和刻箭。漏壶是一只盛水的桶,水不 长 ”是 “时间漫长”的意思,因为时间 断从下面的小管漏出;刻箭是一支标有 过得太慢,好久箭才走上来一刻。 时间刻度的尺子 ,箭下用一只箭舟托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在其诗 《将往 着,浮在水面上。最早的漏刻是把刻箭 终南和子由见寄》中有 “秋风吹雨凉生 浮在漏壶的水面上 ,水逐渐漏 出时, 肤 ,夜长耿耿添漏壶”的句子 ,所谓 箭舟逐渐下沉,刻箭也下沉,以此来 “添漏壶”,意思是为保持漏壶总满, 指示时间,这种漏刻叫 “沉箭漏”。后

文档评论(0)

tianebandeya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