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专用课件
作品导读 《西厢记》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但《西厢记》赋予了莺莺和张生全新的面貌,强烈地突出了青年男女反对封建礼教的主题。 《西厢记》写书生张生在寺庙遇见崔相国之女莺莺,两人产生爱情,通过婢女红娘的帮助, 历经坎坷,终于冲开封建礼教而结合的故事。 《西厢记》的2条冲突线索:一是代表封建势力的老夫人于莺莺张生红娘之间产生的冲突,这是维护的封建势力和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姻自由的叛逆者之间的冲突;二是莺莺张生红娘之间种种矛盾引起的另一条线索。 The end谢谢观看 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 ——评反封建剧本西厢记 写作背景及其作者 王实甫,元代著名杂剧作家,他早年为官仕途坎坷,常在演出杂剧或歌舞的地方出入。是个不为封建礼教所拘的人,与倡优有密切交往的人。晚年弃官归隐,过着吟风弄月的生活。《西厢记》是他的代表作,在元代和明代就为人推崇,被称为杂剧之冠。 浅析小说人物 张生真诚,执著地追求爱情,对莺莺的爱情热烈诚挚,矢志不渝。 莺莺是个感情深沉的女子,她所受的教养和母亲的严格管束又加深了她内向的性格。 红娘是《西厢记》中最富光彩的人物,她的思想性格在撮合张生莺莺的婚事和抨击封建礼教上得到展示.她机敏巧慧,有急人之难的侠心义骨,代表了正义,智慧,力量.王实甫将见义勇为,热情泼辣,非同寻常的聪明与胆识赋予这位在当时被认为是至微至贱的婢女,也可以说明他将关注的目光投向社会下层。 《西厢记》的写作意义 在封建时代,青年男女没有恋爱自由,婚姻要服从家族和政治的利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成了禁锢青年男女的枷锁。 王实甫以生动活泼的笔触,揭示了封建礼教的维护者追求婚姻自由的叛逆者之间尖的冲突。 张生莺莺一见钟情,月下吟诗,传书递简,跳墙赴约,西厢幽会.这一幕幕反抗封建礼教的行为使无数卫道先生咬牙切齿,甚至将《西厢记》列为禁书。但它也成为了封建礼教夜幕下使人灵魂震撼的闪电。 《西厢记》的进步性在于它提出了——“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口号,有情的的正是《西厢记》的点睛所在。 《西厢记》歌颂的就是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这正是其主题思想高于前代,超于同代的原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