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汉魏六朝诗专用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魏六朝诗专用课件

从古朴走向繁复与修饰 汉魏六朝诗 汉魏六朝诗 第一节 诗体的演变 第二节 汉乐府民歌与南北朝乐府民歌 第三节 文人诗的发展 一、诗歌创作几个重要发展阶段 二、晋宋:诗歌发展的转折关头 三、晋宋之际的陶渊明 诗体的演变 诗体的演变 1、乐府,本是_______的名称,后来指___________,就成为一种诗体的名称。魏晋到唐代,凡是能入乐的诗歌以及文人模仿乐府古题的作品,都可称为乐府。宋、元以后,词和曲因配合音乐,有时也称乐府,但已不是乐府的本义 2、汉乐府诗大多采自____,其中也有一些出自宫廷文人之手。从形式上看,西汉多杂言、三言和四言,到东汉句式逐渐整齐,形成____体诗歌 3、五(七)言诗的基本特点: 第一,每句五(七)字,不加衬字 第二,篇幅可长可短 第三,押韵自由,可以句句押韵,韵字可以重复,可以换韵,平仄通押,邻韵通押。 诗体的演变 4、五言诗的律化包含两方面内容: 第一,对偶;第二,平仄的协调 5、最早的五言诗:西汉时采入乐府的无名作者的五言诗 6、最早的完整而成熟的七言诗:________ 7、第一个开始大量写七言诗的诗人:南朝宋代的______ 8、五、七言歌行体: 出自汉乐府中以“行”为题的诗 行:一种可以多遍歌唱或演奏的乐曲 “行”诗体的基本艺术特征:语意复沓,节奏分明。全篇排偶,铺陈华丽,词意繁复。 汉乐府民歌与南北朝乐府民歌 1、产生年代及采集目的: 汉乐府产生于两汉,朝廷采诗以观风俗察时政为目的 南朝乐府多产生于晋、宋,朝廷采诗用于娱乐消遣 北朝乐府多产生于五胡十六国至北魏时期,在南北交流中传到齐梁,由梁乐府保存 2、主要内容: 汉乐府多刺美地方郡守,反映家庭问题以及孤儿、病妇、鳏夫、弃妇、流民、士卒的痛苦生活,还有相当一部分探索人生问题的诗歌,情诗很少 南朝乐府几乎是清一色的情歌 北朝乐府多反映战争的旷日持久、残酷激烈以及北方民族好勇尚武的风俗,也有表现贫富对立、男女婚恋等方面内容。 汉乐府民歌 《东门行》 出東門,不顧歸; 來入門,悵欲悲。 盎中無斗米儲,還視架上無懸衣。 拔劒東門去,舎中兒母牽衣啼: “他家但願富貴,賤妾與君共餔糜。 上用倉浪天故,下當用此黃口兒。今非!” “咄!行!吾去爲遲!白髪時下難久居。” 汉乐府民歌 《上山采蘼芜》 上山採蘼蕪,下山逢故夫。 長跪問故夫:“新人復何如?” “新人雖言好,未若故人姝。 顔色類相似,手爪不相如。” “新人從門入,故人從閣去。” “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 織縑日一匹,織素五丈餘。 将縑來比素,新人不如故。” 南朝乐府民歌 《子夜歌》 始欲識郎時,兩心望如一。理絲入殘機,何悟不成匹。 今夕已歡别,合會在何時?明燈照空局,悠然未有期。 自從别郎來,何日不咨嗟。黄蘖鬱成林,當奈苦心多。 夜長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想聞散喚聲,虚應空中諾。 《拔蒲》 朝發桂蘭渚,晝息桑榆下。與君同拔蒲,竟日不成把。 《懊侬歌》 江陵去揚州,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在。 南朝乐府民歌 《西洲曲》 憶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單衫杏子紅,雙鬢鵶鶵色。 西洲在何處?兩槳橋頭渡。日暮伯勞飛,風吹烏臼樹。 樹下即門前,門中露翠鈿。開門郎不至,出門採紅蓮。 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 置蓮懐袖中,蓮心徹底紅。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 鴻飛滿西洲,望郎上青樓。樓髙望不見,盡日欄干頭。 欄干十二曲,垂手眀如玉。巻簾天自髙,海水揺空綠。 海水夢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西洲曲》 ——完美体现中国诗歌意境回环宛转之美: 时间: 从冬至春,从夏至秋,兼以日日夜夜,相思萦绕于抒情主体的四季与日夜 空间: 于西洲、门前、南塘、高楼、天、海,再回到西洲,相思遍布于抒情主体的生活空间 意境: 起自西洲、结于西洲,起于实往,结于梦到,虚实相生 艺术手法: 多用顶针手法,形成宛转回环的节奏美 ——多用比兴、谐音等艺术手法,既委婉含蓄,又丰富了想象。 北朝乐府民歌 《企喻歌辭》 男兒可憐蟲,出門懷死憂。尸喪狹谷中,白骨無人收。 《隔谷歌》 兄在城中弟在外,弓無弦,箭無栝。食糧乏盡若為活?救我來!救我來! 《琅琊王歌辭》 新買五尺刀,懸著中梁柱。一日三摩娑,劇於十五女。 《李波小妹歌》 李波小妹字雍容,褰裾逐馬如巻蓬。左射右射必疊双。婦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 《折杨柳枝歌》 敕敕何力力,女子臨窻織。不聞機杼聲,只聞女歎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阿婆許嫁女,今年無消息。 汉乐府民歌与南北朝乐府民歌 3、艺术表现: 汉乐府偏重叙事,往往选取生活中某一场景、事件发展中某一情节或片段加以集中描述 南朝乐府形式短小,多为五言四句,常常利用汉字谐音的特点,以双关隐语取喻起兴,

文档评论(0)

ust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