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立足于实践哲学回归生活世界.doc

探究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立足于实践哲学回归生活世界.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探究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立足于实践哲学回归生活世界.doc

  探究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立足于实践哲学回归生活世界 探究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立足于实践哲学回归生活世界 导读: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立足于实践哲学回归生活世界 摘要:科学与人文从20世纪初开始已经处于严重的分裂状态,其哲学根源在于对生活世界的遗忘。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无法解决科学与人文的分裂理由,现代西方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哲学也没有回到真正的生活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实践,使哲学回到了真正的生活世界,从而提供了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哲学前景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立足于实践哲学回归生活世界由..收集整理提供,如需论文可联系我们.。   关键词:科玄之战;和谐;生活世界;实践   1000—5242(2007)05—0046—06      对于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学界存在三种思潮:其一,从科学角度出发研究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展现出科学文化整合路线。其主要代表有乔治·萨顿,代表作是《科学史导论》,国内有李醒民和董其壁等。李醒民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文化研究20年》是典型地从科学出发研究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路线。其二,从人文角度出发研究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展现出人文文化整合路线。主要代表及著作有历史主义学派库恩及其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和费耶阿本德的《反对策略》。其三,从科学与人文相结合的角度研究科学与人文融合,展现出人类整体的文化综合路线,其主要代表有孟建伟和肖锋,其中孟建伟的《从科学哲学走向科学文化哲学》最为典型。而本文认为,科学与人文分裂的根本理由在于对生活世界的遗忘,从生活世界的角度探讨科学与人文的分裂与融合是本文的特色,而这恰恰是学界所忽视的策略。从生活世界探讨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目前学界还没有先例,而本文试着以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为切入点,较为详细地阐述了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真正实现了哲学回归生活世界并且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提供了广阔的哲学前景。      一、科玄之战      本文所指的“科玄之战”是广义上使用的概念,它不仅指20世纪20年代发生在中国的那场科学与人生观之争论,而且也涵盖20世纪欧美的几次科学与人文之争。之所以如此使用,是因为发生在20世纪的海内外几次大规模科学与人文之争论有着共同的特点和指向。下面我们来回顾那几场“科玄之战”。      (一)“两种文化”理由的提出及争论   科学与人文分隔与争论,在欧洲近代史上由来已久,内容广泛。20世纪中叶,斯诺鲜明地提出“两种文化”的理由,又一次引起知识界的聚讼纷纭。这可谓是发生在欧洲大陆的一次“科玄之战”。斯诺是英国的一位文学家和科学工(1905—1980)。1956年,他发表了一篇短文《两种文化》,1959年在剑桥大学发表了以此为题的著名里德演说,从此掀起了一次规模浩大的科学与人文之争。   斯诺的重点是指责对科学文化的不了解给整个“传统”文化带来非科学气氛并且往往转化为反科学。斯诺的确是致力于提高科学的地位,提高非科学人士的科学素养。斯诺的批评,主要指向文学知识分子对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忽视、轻视甚至敌视。他有句典型的伤人的语言就是:“知识分子特别是文学知识分子都是天生的卢德派”。卢德派是19世纪初反对以机器为基础的工业化的手工业者组成的集团,20世纪中叶斯诺用卢德派一词带有极大的贬义。   在这篇文章中,斯诺坚持认为,整个西方的智力生活已日益分裂成为两个极端的集团,“一个是文学知识分子,另一个是科学家,特别是有代表性的物理学家”。斯诺认识到,两个集团之间无论是在态度上还是作为上存在着互不理解的鸿沟。非科学家,特别是文学知识分子,倾向于认为“科学家粗鲁、自吹自擂”,这主要因为他们“抱有一种浅薄的主观主义,没有意识到人的处境”。与之针锋相对,科学家则认为,“文学知识分子都缺乏远见,特别不关心自己的同胞,深层作用上的反知识(anti-intellectual),热衷把艺术和思想局限在存在的瞬间”。   斯诺的演讲立即遭到文化批判主义者F.R利维斯的猛烈抨击,这场斗争前后延续达半个世纪之久,今天还不时有余波回响。      (二)索卡尔事件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围绕着后现代思潮中种种蒙昧含糊之处,欧美学界爆发了一场大论战。   1994年,美国生物学家格罗斯与数学家莱维特出版了《高级迷信:学界左派及其与科学之争》一书,对以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和科学研究的名义出现的“科学元斟”思潮,进行了猛烈抨击。   受《高级迷信》一书的激励,艾伦·索卡尔向著名的文化研究杂志《社会文本》递交了一篇“诈文”,标题是《超越界线:走向量子引力的超形式的解释学》。据称,这是一篇讨论“后现代哲学以及20世纪物理学的政治蕴涵”的学术文章,结果5位副主篇一致通过把它发表。为了回击《高级迷信》对科学的文化研究的批判,《社会文本》在1996年推出了一期“科学大战”特刊。极具讽刺意味的是,索卡尔的“诈文”恰恰发表在这期的特刊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