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助县林业经济发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互助县林业经济发展.doc

  浅谈互助县林业经济发展 浅谈互助县林业经济发展 导读:4.2hm2,占总土地面积的61.7%,森林覆盖率为34.2%,为全县的生态环境及全县近40万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林业“十一五”发展回顾  在“十一五”期间,互助县林业在林业生态建设、森林资源保护、林业产业、林业科技与林业体制改革等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同时也还存在着不少制约林业 摘要 对互助县“十一五”期间林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找出其中存在的理由,提出有针对性的倡议和意见,以供参考。   关键词 林业经济;发展;青海互助    A 1007-5739(2013)16-0167-03   1 森林资源状况   1.1 森林资源目前状况   全县林业用地211 194.2 hm2,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61.7%。其中,有林地60 497.8 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8.65%;疏林地4 051.2 hm2,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92%;灌木林地56 665.4 hm2,占26.83%;未成林造林地32 384.8 hm2,占15.33%;苗圃地173.7 hm2,占0.08%;宜林地54 631.8 hm2,占25.87%。按土地权属分,国有林120 841.7 hm2,集体林90 352.5 hm2,分别占全县林地总面积的57.22%和42.78%。全县活立木总蓄积600.35万m3,森林覆盖率为34.2%,林木绿化率为36.0%。   1.2 野生动植物   1.2.1 植物资源。互助土族自治县的植被丰富多样,已定名的高等植物有981种,隶属92科391属,其中经济互助县林业经济发展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阳坡灌木有小檗、锦鸡儿、金露梅、银露梅、杜鹃等。高山草甸植被,分布于海拔在3 800~4 200 m,以莎草科和禾本科草类为主。草原植被,分布于浅山干旱丘陵地区,主要植被有抗旱能力强的冰草、早熟禾、蒿草、芨芨草、骆驼蓬、黄花棘豆等[1]。用于造林的主要乡土树种有青杨、青海云杉、油松、桦树、榆树、旱柳、沙棘、柽柳、红皮柳、柠条、锦鸡儿、北京杨、新疆杨等。   1.2.2 野生动物资源。互助土族自治县野生动物资源比较丰富,由于境内地形复杂,山高沟深,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野生动物有179种,其中兽类40种,鸟类139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有麝、马鹿、狐、狼、高原兔、岩羊、猞猁、荒漠猫、棕熊、梅花鹿等;经济动物主要以马鸡、雪鸡、石鸡、猫头鹰为主,还有鱼、蛇等。   2 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建设中的地位   2.1 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通过林业重点生态工程的实施,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有力保障了互助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在全县大力倡导“封山禁牧,舍饲圈养”的新型畜牧业经营方式,优化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育苗、种草养畜等特色产业带动了林业、畜牧业等产业开发。2009年林业产值达到3 900万元。通过林业生产的发展,增加了群众收入,改善了山区生产生活条件。   2.2 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地位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林业主导需求发生变化,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对林业的主导需求[2]。首先,林业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产业,具有与农业、水利、电力等产业同等重要的位置;其次,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在优化环境、推动发展中居于主体地位;第三,森林文化、生态文明、生态安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人们精神需求、陶冶情操、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方面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林业是互助县生态建设的主体,全县林业用地211 194.2 hm2,占总土地面积的61.7%,森林覆盖率为34.2%,为全县的生态环境及全县近40万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 林业“十一五”发展回顾   在“十一五”期间,互助县林业在林业生态建设、森林资源保护、林业产业、林业科技与林业体制改革等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同时也还存在着不少制约林业发展的突出理由。   3.1 “十一五”期间林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林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如下:①有林地面积:2010年达到6.05万hm2,比2005年(5.74万hm2)增加0.31万hm2,增加5.4%,完成“十五”计划的100.1%。②灌木林地面积:2010年达到5.67万hm2,比2005年(5.566万hm2)增加0.104万hm2,增加1.9%,完成“十五”计划的102%。③未成林造林地:2010年达到3.24万hm2,比2005年(2.168万hm2)增加1.072万hm2,增加49.4%。④四旁树株数:2010年达到9 440.9万株,比2005年(7 940.9万株)增加1 500万株,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