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汉语音韵讲义复习资料.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语音韵讲义复习资料

第二讲 《广韵》声母一、韵书:按韵编排的字典,它是以对字音的分析为其前提的。二、《广韵》的体例:先按调类分5卷,再在各个调类内分若干个韵,共206韵。三、声母、声声母:现代汉语里,汉字音节开头的部分叫声母。声:有人称为字母。“字母”即声的代表字,也有人主张称为“声纽”或“纽”。到了宋代,增益为三十六字母。依照发音部位、方法,我们将三十六字母列成下表:《广韵》声母表的说明发音部位:四系十二组;发音方法:清浊。古无轻唇。“泥(娘)”母和“来”母,“日”母。第三讲 古声母清浊与今声调的关系声调:调类、调值普通话:阴平55(妈) 阳平35(麻) 上声214(马) 去声51(骂)桂林阳朔县城官话:阴平44 阳平21 上声54 去声24柳州融安县大将镇客家话调类: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阴入 阳入广州粤语调类:阴平 阳平 阴上 阳上 阴去 阳去 阴入(上入) 中入 阳入(下入)古四声古声母清浊 }→今字调分类今方言一、古平声例:汤 糖古清声母→今阴平。如:“飞天边”。古浊声母→今阳平。如:“平才人”二、古上声古清和古次浊声母→今上声。如:“比短草手米武老有”。古全浊声母→今去声。如:“倍坐是父舅旱”。三、古去声无论清浊声母,今音全是去声。古入声古清声母→今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如:“踢急百色”。古次浊声母→今去声。如:“辣日”。古全浊声母→今阳平。如:“直舌”。官话各区古入声今调类异同表:第四讲 洪细与尖团一、“四呼”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开口呼:不以[i]、[u]、[y]开头的韵母。齐齿呼:单韵母[i]、以[i]开头的韵母。合口呼:单韵母[u]、以[u]开头的韵母。撮口呼:单韵母[y]、以[y]开头的韵母。二、洪细 “洪细”是指今韵母说的。“开合”是“洪音”,“齐撮”是“细音”。三、韵母洪细和普通话语音配合的关系 [?][?h][s]、[t?][t?h][?][?]、[k][kh][x]三组声母只配洪音,不配细音。 [?][?h][?]只配细音,不配洪音。四、见晓组(见溪群晓匣)和精组(精清从心邪)在今“洪细”前的区别? 精组(精清从心邪):在洪音前是[ts][tsh][s],在细音前是[?][?h][?]。 见晓组(见溪群晓匣):在洪音前是[k][kh][x],在细音前是[?][?h][?]。五、“尖团音” 不分尖团:指精组和见晓组声母在今细音前读音相同。 分尖团:指精组和见晓组声母在今细音前读音不同。第五讲 古声母清浊与今声母送气不送气的关系(古)全浊声母字:1.(古)平声→(今)声母送气。(古)仄声→(今)声母不送气。今音是不送气的阳平字,都是古代的入声字。第六讲 《广韵》韵母韵母:对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音素的总称。传统上的韵母可以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但不是所有的韵母都是三部分俱全。元音韵腹是构成韵母的主要成分。例:[a、i、u、y、ai、an、ia、ua] 自成音节:[??]韵:把韵腹、韵尾、声调相同的字归在一起的单位。韵目:韵书中每一韵的名称,一般以一个或两个代表字作韵目。如:《广韵》有206韵,就有206个字代表这些韵的名称。韵类:韵书中反切下字的分类。韵类是比韵、韵母更小的概念,它把韵头、韵腹、韵尾、声调都相同作为划分条件。韵部:是比韵母、韵大的概念。不管介音和声调是否相同,只要韵腹和韵尾相同,就是一个韵部。摄:传统音韵学关于韵的最大单位,“摄”有总括、总摄的意思。韵腹相同或相近,韵尾相同的合并为一摄。(摄)通摄——(韵部)东部——{(韵)东(平)——(韵类){(1)红东公——u? (2)弓中终——iu? 董(上) 送(去) 屋(入)韵摄(16)、韵部(61)、韵(206)、韵类(293)、韵母(142)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这是与韵尾相关的概念。阴声韵:无韵尾或有元音韵尾的韵。阳声韵:有鼻音韵尾的韵。入声韵:有塞音韵尾的韵。从声调上来说,阴声韵和阳声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