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ICG清除试验的临床意义--陈成伟.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ICG清除试验的临床意义--陈成伟

肝功能评估方法 ICG清除试验原理 ICG即吲哚菁绿,为三碳菁无毒化合物 FDA唯一批准的菁染料药 IV即与血中蛋白结合,随循环迅速分布于全身 高效、全部选择性被肝细胞摄取,以游离形式由肝细胞分泌至 胆汁排泄快,静注后2~3分钟达动态平衡, 20分钟约有97%从血中排出,不参与体内化学反应,无肠肝循 环、无淋巴逆流、不从肾等其它肝外脏器排泄   日本光电研发的DDG-3300K采用PDD法 原理为用血液两个不同吸光物质的不同波长照射组织获得透过 光脉冲,求出这两个吸光物质的浓度比,这称为脉搏分光光度测定法 吲哚菁绿(ICG)的发展史 ICG清除试验多方面评估肝功能 用脉搏光度法(用组织中动脉血造成的组织透射光的搏动,以光谱分析技术测量血中两种色素的浓度比)进行色素密度测定,即PDD法 对注入体内的吲哚菁绿(ICG)浓度 进行实时分析,快速定量检测肝功能 潜力状况 微创:无创红外探头,除ICG静脉注射外无其它创伤 快捷:6分钟左右获得所有检测指标 简便:操作简便,可床边检测 实时:动态记录ICG浓度变化,实时测定肝功能潜况 准确:量化反映肝功能状况,结果和操作者无关 外科的临床应用 伴肝损手术患者术前肝评估,指导治疗方案制定 2. 患者的预后评估 肝切除1 东京大学幕内(Makuuchi)法则 肝移植1 ICG R15值10.5%是判断供肝是否合适界值 肝移植2 ICG对活体肝移植的预后评估 肝损伤预后判断 1 ICG R15优于常规生化指标 * -日本 通过对88例肝癌患者射频消融治疗的研究发现: 年龄(70岁)和ICG R15值(15%)对于判断患者射频消融治疗预后具有显著性意义,即年龄在70以下,ICG R15小于15%的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安全。肿瘤的个数(n=1)直接和能否治愈相关,当肿瘤个数大于1时较难治愈。 * 丙肝患者的ICG R15较对照组偏高,ICG在对照组中为0.21±0.11 L/min ,治疗前为0.17±0.07 L/min,应答组为0.20±0.07 L/min ,无应答组为0.18±0.09 L/min。ICG值在抗病毒治疗前后具有差异性。 -德国 * * 多脏器功能衰竭任然是ICU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1],对于肝功能的实时监测,显得尤为重要。自1996年至2000年,对ICU的336重症患者分析发现:ICG K与ICU患者的存活率之间具有相关性,对于不同病因的ICU患者,存活者的ICG K远高于死亡者的(0.165比0.064/min)。当ICG K值高于0.16/min的患者,大约80%存活,而ICG K值低于0.08/min的患者,大约80%死亡。 * 目前,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是ICU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病死率仍在40%以上。[12]约60%的脓毒性休克患者易引发顽固性低血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是脓毒病的常见并发症[13]。研究表明:ICG K值较胆红素和转氨酶,对于判断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存活与死亡更有优势,特别是在脓毒性休克的24小时内,死亡组的ICG K值急速下降至初始值一半。 * * ICG清除试验中的吲哚菁绿(ICG),为三羰花菁类无毒染料,静脉注射,主要是和血浆中的白蛋白(95%)结合,依靠三磷腺苷(ATP)进行转运,有选择的被肝细胞摄取,之后再通过ATP-转运系统,由胆汁以游离形式排泄,随粪便排除体外。ICG清除试验的检测反映了细胞的完整性,细胞处理功能,排泄功能,以及胆道通畅等方面的功能,从而量化评估有效肝功能的总和。 DDG-3300K肝功能储备分析系统是以光谱分析技术为基础,采用脉搏光度法(利用组织中动脉血造成的组织透射光的搏动,测量血中两种色素的浓度比)进行色素密度测定,即PDD法,对注入体内的吲哚菁绿(ICG)浓度进行实时分析,从而快速定量检测肝功能潜力状况的医学仪器。它克服了ICG清除试验传统方法操作复杂、费时费力等不便于临床广泛开展的缺点。 目前,脓毒性休克(septic shock)是ICU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病死率仍在40%以上。[12]约60%的脓毒性休克患者易引发顽固性低血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是脓毒病的常见并发症[13]。研究表明:ICG K值较胆红素和转氨酶,对于判断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存活与死亡更有优势,特别是在脓毒性休克的24小时内,死亡组的ICG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