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选择题做题方法及技巧
从近几年的中考物理试题来看,选择题是中考题型之一.选择题的分数是16分,中考单项选择题的特点是针对性强,且根据试题情景设置不同的选项,可以涉及到不同的知识点和物理情境,使考察目标的知识面增大,还可以根据考生在平时学习中易犯的错误设置选项,从而鉴别考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考查学生的理解、判断、识图、计算等能力,下面就以选择题专项内容谈谈自己在复习时的体验。 一.观察与估测选择题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一些物理量。例如:长度、质量、时间、温度、力、速度、电功率、电流、电压等。估测题题型灵活,知识覆盖面广。估测并不是盲目的猜测,例如: 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短跑运动员的百米速度是15m/s B.乒乓球的直径是40mm C.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2V D.中学生体重约50N 2.下列说法最接近实际的是( ) A.25吋彩电的功率约25W B.洗澡水的温度约42℃ C.家用台灯正常工作时,灯丝中的电流大约为2A D.一名初中生从一楼上到二楼所做的功约1500J 应答估测选择题的方法:利用生活中我们熟悉的一些数据作为根据,进行单位换算,有时要利用基本公式求未知物理量。甚至考场允许范围内可以进行简单实验。教会了学生应答估测选择题的方法,使学生在答题时不盲目。还可接着问:日常生活中你还熟悉哪些数据呢?使学生更全面的了解生活中的一些数据。 二.概念辨别型选择题。初中阶段学习了好多物理概念,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此类型试题考查学生对双基掌握程度,更突出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考察。 例3.下列对一些生活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一物体在水平推力作用下在粗糙水平面上运动,撤掉推力后,由于摩擦力变大物体很快停下来。 B.一小正方体铁块分别放在水平地面和水平放置的海绵床垫上,致使地面和床垫的凹陷程度不同,说明它对支持面的压强不等 C.汽车速度越大,惯性越大,刹车后前进距离越长 D.汽车上坡前要加速,是为了增大汽车的动能 例4.某同学对下列物体进行了受力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地面上的箱子重100N,受90N竖直向上的拉力时,箱子所受合力为10N B.一物体在水平推力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加速运动 C.人推木块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人对木箱的推力与木箱对地面的摩擦力彼此平衡 D.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脚和地球施加的力 例:5.现要利用斜面将木箱拉上汽车,下列做法中可以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 A. 以较快的速度拉木箱 B.以较慢的速度拉木箱 C.减小斜面倾斜程度 D.增大斜面倾斜程度 6.小华同学用水平力F拉木箱在水平方向上运动距离为S,所做功为W1;小民的同学沿斜面用同样大的力F拉着同样的木箱在力的方向上也运动了距离S,所做功为W2,则( ) A. W1>W2 B.W1<W2 C. W1=W2 D.无法确定 说明斜面的效率只与斜面的粗糙程度和斜面的倾角有关;教师说明机械效率是必考知识点之一。再问: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回答:动滑轮重、绳重、摩擦、所提物体重有关。学生通过两道题基本认清了斜面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然后解决功的概念问:功等于什么?答:功的大小等于力和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的距离的乘积,与物体表面粗糙程度、倾斜程度、加速运动、减速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使学生对功的理解更加透彻。最后强调解概念型选择题的方法:概念理解必须透彻,内涵分析是否到位是解题关键。 三.原理应用型选择题。 初中两年的物理学习中学习了很多原理和定律,如:牛顿第一定律、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平衡条件、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等。 例7. 下列图中光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四.现象识别选择题 例:9.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在颐和园内昆明湖的水中看到十七孔桥的倒影 B.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很浅 C.人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影子 D.筷子斜插入水中,水中的部分变弯折 10.某年盛夏,在巴尔干地区一农妇看见在野外考察的一位植物学家热的汗流浃背,便决定送杯牛奶给他喝,于是农妇将盛牛奶的瓦罐用湿毛巾左一层右一层包严之后,放在太阳底下晒了一会,然后倒给植物学家喝,她这样做的目的是() A.湿毛巾上的水在太阳下曝晒迅速蒸发吸热,使牛奶温度降低 B.这是为了给牛奶加热 C.牛奶蒸发吸热温度降低 D.这是利用太阳光杀菌 11.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常见的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耳听眼看鼻嗅心动,学会领略自然之美--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整体设计.docx VIP
- NBT10103风电场工程微观选址技术规范(2024).pdf VIP
- 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七年级上册川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4肠道微生物组研究白皮书-185页.doc VIP
- SYNTAX评分计算方法1.doc
- 商务经理招聘面试题(某大型国企)2025年精练试题精析.docx VIP
- 北京邮电大学1997年—2024年801通信原理真题及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人教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合集.docx
- 商洪涛牵张成骨在颌面外科应用.ppt VIP
- 大客户经理招聘面试题(某大型国企)2025年精练试题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