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__对传播热.pptx

  1.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8章__对传播热

第八章 对流传热;第一节? ?对流传热的机理与对流传热系数;湍流流体与固体壁面之间的对流传热的机理 当湍流流体流经固体壁面时,将 形成湍流边界层,即由层流内层、缓 冲层及湍流核心 3部分组成。假设壁 面温度高于流体温度,则热量首先以 热传导的方式通过静止的流体层和层 流内层;进入缓冲层后,在缓冲层中 ,既有流体质点的层流流动,又存在一些流体微团在热流方向上作 旋涡运动的宏观运动,故在缓冲层中传热以导热 和涡流传热两种方式进行;最后,热量由缓冲层 进入湍流核心,此时流体剧烈湍动,热量的传递 主要以旋涡的形式进行,而由分子传递引起的导 热与旋涡传热相比很小,可忽略不计。层流内层 虽然很薄,但热阻占对流传热热阻的大部分,因 此温度梯度很大;湍流核心的温度则较均匀,热阻很小。;二、温度边界层(热边界层) 当流体流过固体壁面时,若二者温度不同,壁面附近的流体受 壁面温度的影响将建立起一个温度梯度。一般将流体流动中存在温 度梯度的区域称为温度边界层(热边界层)。 由于流体与壁面之间有热量传递,在 y 方向上流体的温度将发 生变化。温度边界层厚度 δt 在平板前缘处为 0,而后逐渐增厚并延 伸到无限远处。 为了研究方便,通常规定流体与壁面之间的温度差(t-ts)达到 最大温度差(t0-ts)的 99% 时的 y 方向距离为温度边界层的厚度 δt 。即 δt 为流动距离 x 的函数。; 当流体流过圆管进行的传热时,流体最初以均匀的速度u0及均 匀的温度t0 进入管内,因流体受壁面温度的影响,温度边界层的厚 度由管进口处的零值逐渐增厚,经过一定距离后在管中心汇合。 温度边界层在管中心汇合点至管前缘的轴向距离称为传热进口 段。 超过汇合点以后,温度分布将逐渐趋于平坦,若管子足够长, 则截面上的温度最后将要变为均匀一致,并等于壁面温度 ts 。 ;三、对流传热系数 根据牛顿冷却定律,固体壁面与流体之间的对流传热速率为 q—为传热速率;A —为传热面积;h—对流传热系数; △t —壁面与流体之???的温度差: 当壁面温度高于流体温度时取△t = ts- tf ,当流体温度高于壁 面温度时取△t = tf - ts 。 流体温度 tf 可根据不同的情况来选取: (1)对于管内对流传热,取截面上流体的主体平均温度 tb ; (2)在平板壁面边界层中传热时,取流体在边界层外的温度 t0; (3)对于蒸汽冷凝传热,取冷凝温度; (4)对于液体沸腾传热,取液体的沸腾温度。 式(8-1)为对流传热系数 h 的定义式。h与流体的物性、壁面几何形 状、粗糙度、流体流速、流体与壁面间的温差等因素有关。 h 的求 解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流体流过平板壁面时,hx 与壁面处温度梯度的关系   设壁面温度(ts)高于流体温度(t0),则对于某一壁面距离 x 处的 微元面积 dA 而言,流体与壁面间的对流传热速率 dq可表示为 由于紧贴壁面的一层流体其速度为零,故通过该微元面积向流 体的传热以热传导方式进行,因此传热速率可用 Fourier 定律描述 ,即 稳态传热时,式(8-2)与式(8-3)相等,即 ;由式(8-4)可得 式(8-5)即为平板壁面局部对流传热系数 hx与壁面流体温度梯度的 关系式。 在许多场合,局部对流传热系数 hx 在流体流动方向上是不同 的。在实际计算中,常取流体流过距离 L 的平均对流传热系数 hm ,即;流体流过圆管壁面时,hx 与壁面处的温度梯度的关系 设圆管的直径 di,加热段长度 L,内壁的表面温度 ts(z)沿流 动方向而变。设在加热段内,流体的主体温度由 tb1升高到 tb2 。 流体流过圆管壁面时,局部对流传热系数hz与壁面流体温度梯 度的关系,即 y 为由管壁指向中心的垂直距离,因 y = ri-r ,故由式(8-7)得 ; 在圆管中,流体的平均对流传热系数 hz 有三种常用的定义: (1) h m是基于加热段两端温差的对数平均值定义的: (2) h1是基于初始温差定义的: (3) ha是基于加热段两端温差的算术平均值定义的:; 由式(8-5)或式(8-8)可以看出,任何使壁面处温度梯度增大的 因素均使对流传热系数增大。 同时还可以看出,无论是平板还是圆管,如壁面温度为常数, 则平板前缘处或圆管进口处的温度梯度为无限大,于是该点处的 h 值亦为无限大,随着流动距离的加大,温度边界层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