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高速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无交叉线岔分析与研究.docVIP

接触网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高速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无交叉线岔分析与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接触网技术课程设计报告高速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无交叉线岔分析与研究

接触网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班 级: 电气084 学 号:20080 姓 名: 指导教师: 2012 年 2 月 26 日 1.基本题目 1.1 题目 高速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无交叉线岔的分析与研究 1.2 题目分析 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广泛地使用交叉布置的线岔,这种线岔能较好地确保高速列车在通过线岔时无障碍通过。 无交叉线岔就是在道岔处,正线和侧线两组接触悬挂无相交点。无交叉线岔的优点是正线和侧线两组接触线既不想交、不接触,也没有线岔设施,故既不会产生挂弓事故也没有因线岔形成的硬点,提高了接触悬挂的弹性均匀性,从而保证在高速行车时,消除打弓、钻弓及刮弓的可能性。 无交叉线岔应能保证正线高速通过时不受侧线接触悬挂的影响,同时在机车从正线驶向侧线或从侧线驶入正线时都能平稳顺利地过渡。 当电力机车从正线上通过道岔时,其受电弓在任何情况下均不与侧线的接触线相接触(这在高速情况下尤为重要),避免了普通线岔的不足(即产生打弓现象);而电力机车从侧线进入正线或从正线进入侧线时,受电弓能从侧线与正线接触线之间实现平稳过渡,不发生刮弓现象。对于接触悬挂的结构而言,无交叉线岔主要表现为:道岔处两支悬挂线在空间是分开的,不像普通线岔那样有交叉点。相对于有交叉线岔,无交叉线岔的安装调整比较麻烦,但它能够满足高速电气化铁路的要求,机车通过线岔时平稳良好的受流优越性是其他结构无法取代的。 本文将通过无交叉线岔与交叉线岔的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优缺点,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探讨,并对无交叉线岔的设置原则、平面布置、工作原理及始触区的确定方法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而达到对无交叉线岔的全面掌握。 2.题目:高速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无交叉线岔的分析与研究 2.1 高速受流对线岔的技术要求及无交叉线岔存在的必要性 高速受流对线岔的技术要求如下: (1) 合理设计线岔结构和技术参数,使受电弓过岔时处于最佳受流状态。 (2) 合理选择两线交叉点(无交叉线岔为接近点)以及定位支柱位置,尽量减少线岔结构对高速受流的影响。 (3) 对于高速线路,正线接触网不因线岔而改变接触悬挂的技术条件,受电弓正线通过时不受侧线影响。 (4) 受电弓能按预设最大速度平稳安全的实现正线和侧线的转换。 由于限制管的存在,当列车高速通过正线时,由于接触线抬升量较大,受电弓必然要接触两支接触线,在交叉点附近形成相对硬点是难免的,弓网间将产生较大的冲击,从而加剧线岔处接触线的局部磨耗,另外还存在钻弓、打弓的危险。另外,线岔处正线接触线的高度要求非常严格(比正常高度高出10mm),施工精度实难保证;当道岔号码较大时,限制管的长度将变得很长,否则两支接触线无法自由伸缩。相对于两支无交叉线岔而言,如果侧线行车速度不高,则其侧线行车较为有利,因为受电弓的转换过渡较为平缓;但如果侧线行车速度也较高,仍然存在正线行车的上述不利因素。图1 无交叉线岔平面布置图 图2 无交叉线岔立面布置图 2.3 无交叉线岔的工作原理 图3为机车通过无交叉线岔时的过渡状态示意图。无交叉线岔的最大优点是保证机车能从正线告诉通过,在平面布置时,应使侧线接触线位于正线线路中心以外999mm。因为,机车受电弓一半宽度为673mm,考虑受电弓摆动200mm,富余量100mm,即运行机车受电弓在侧线侧最外端课触及到的尺寸限界为973mm,其值小于999mm,如果受电弓向侧线反向摆动200mm,则673-200=473mm,其值大于定位点处拉出值333mm,因而机车从正线过速通通过岔区时,与区间接触线一样正常受流由于在悬挂布置时,已充分考虑了受电弓工作长度和摆动量,因为在正线通过时,可以保证侧线接触线在接触线与正线线路中心间的距离适中大于受电弓的工作宽度之半加上受电弓的横向摆动量,因而正线高速行车时,受电弓滑板不可能接触到侧线接触线,从而保证了正线高速行车时的绝对安全性,并且在道岔外不存在相对硬点。 当机车从正线进入侧线时,在线间距126~526mm之间为受电弓与侧线接触线的始触区,如图3(b)所示。此时,因侧线接触悬挂被抬高下锚,侧线接触线高于争先接触线,过岔时,侧线接触线比正线接触线高度以-3/1000坡度降低,因而,受电弓可以顺利过渡到侧线接触悬挂,而与侧线接触悬挂无关系,如图3(a)所示。 由于在悬挂布置时,已充分考虑了受电弓工作长度和摆动量,因为在正线通过时,可以保证侧线接触线在接触线与正线线路中心间的距离适中大于受电弓的工作宽度之半加上受电弓的横向摆动量,因而正线高速行车时,受电弓滑板不可能接触到侧线接触线,从而保证了正线高速行车时的绝对安全性,并且在道岔

文档评论(0)

ipad0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