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E两优476的选育与应用.docVIP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E两优476的选育与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E两优476的选育与应用   摘要:E两优476是用抗稻瘟病不育系E农1S与恢复系R476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该组合产量高、抗稻瘟病、熟期适宜,2016年6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16006。   关键词:两系杂交稻;E两优476;选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S511.2+1;S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24-6360-02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24.010   水稻是湖北省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和总产约占粮食作物的50%和70%。水稻生产在湖北省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实现粮食安全保障、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然而,在生产中水稻易受到稻瘟病的危害,稻瘟病发生时缺乏抗性的水稻将会减产20%~50%。目前,防治稻瘟病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使用化学农药,二是种植抗病性品种。但化学药剂的使用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增加成本、增大稻谷中的农药残留量等,制约了水稻产业提质增效,而种植抗病虫品种既经济有效又对环境友好。因此,培育与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水稻稻瘟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E两优476是利用E农1S和自育恢复系R476[1]配组而成的两系中籼新组合,在湖北省区试和生产示范中,该组合表现产量高、品质优、熟期适宜和抗稻瘟病等特点。E?捎?476于2016年6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稻2016006,适于湖北省鄂西南以外地区作中稻种植。   1 选育经过   1.1 父母本的选育   E农1S是以广占63-4S[2]为轮回亲本、以抗稻瘟病品种GD-7[3]为供体,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选育的携带抗稻瘟病基因Pi1和Pi2的两系不育系。R476是以扬稻6号[4]为骨干亲本经复交和回交育成的优质高产中籼恢复系,以其为父本与广占63-4S配制的杂交组合广两优476于201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1.2 杂交组合的选育   2011年春季在海南用E农1S与R476配组,同年夏季在武汉鉴定杂种优势,表现出抗稻瘟病、米质优、丰产性好、熟期适宜等特点,入选优势组合。2012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南湖试验基地参加杂交中籼新组合品比试验。2013年参加湖北省中稻筛选试验,2014-2015年顺利通过湖北省中稻品种区域试验。2016年6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E两优476。   2 产量表现   2011和2012年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武汉南湖试验基地参加了杂交中籼新组合品比试验,产量分别为635.0 kg/667 m2和625.5 kg/667 m2,比对照品种扬两优6号分别增产3.08%和3.47%,增产显著。2013年参加湖北省中稻筛选试验,单产649.48 kg/667 m2,比对照丰两优香1号和Q优6号分别增产3.29%和18.40%,增产显著。2014和2015年参加湖北省中稻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单产655.25 kg/667 m2,比对照丰两优4号增产0.57%。其中2014年单产656.02 kg/667 m2,比丰两优4号增产0.18%;2015年单产654.48 kg/667 m2,比丰两优4号增产0.96%。   3 主要特征特性   3.1 农艺性状   E两优476在湖北省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7.5 d,比对照丰两优4号短1.9 d,株高约121.3 cm,株型适中,茎秆较粗,分蘖力较强;叶色浓绿,剑叶中长、斜挺;穗层较整齐,穗中等大小,着粒均匀;谷粒长形,子粒较大,颖尖无色、有少量短顶芒。后期熟相较好。有效穗数16.2万/667 m2,穗长24.1 cm,每穗总粒数167.5粒,实粒数146.2粒,结实率87.3%,千粒重31.13 g。   3.2 稻米品质   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E两优476出糙率为80.8%,整精米率达60.2%,垩白粒率24%,垩白度5.6%,直链淀粉含量14.9%,胶稠度86 mm,长宽比3.1,透明度2级,碱消值5.7级。   3.3 抗病性   2年区域试验病害鉴定结果为稻瘟病综合指数2.3,稻瘟损失率最高级1级,抗稻瘟病;白叶枯5级,中感白叶枯病。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时稀播,培育壮秧   E两优476在鄂中北稻区一般4月20日左右播种,江汉平原、鄂东南稻区一般5月10日左右播种为宜。大田用种量为0.75~1.00 kg/667 m2,秧田播种量为7 kg/667 m2,浸种时用强氯精消毒,2叶1心时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