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适配:让网页在电脑和手机间自由切换
现如今,一个家庭同时配有PC、智能电视、安卓或者苹果手机、各种平板电脑的情形并不少见。你会发现,用不同的设备登录同一个网站时,显示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有时,一个网页在PC端打开时是整齐的,到了手机上就乱了套,这就是屏幕不适配的问题。
如果这只是一个供人娱乐的网站还好,但要换做一家电商网站,或者酒、食品、服装等零售行业的销售站点,则意味着客户和订单的流失,这种损失是无可估量的。但不必担心,市场上已经出现了类似云适配这样的公司,它们建立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屏幕适配问题。
“云适配通过结合当前火热的HTML5技术,在企业网站中植入一段代码,就能让企业网站在网址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不同设备的同等浏览体验。”云适配创始人兼CEO陈本峰说。 云适配创始人陈本峰
“信息化发展了十几年,在PC端开发了海量网站和信息系统。这些系统在向移动端迁移的过程中,不可能、也没必要重新投资一遍,那样成本太高。”
谁也不记得从哪天开始,用手机浏览器搜索各种政府或企业门户网站时,移动端展现出来的再也不是别别扭扭的“无法显示”或是混乱页面,而是刚好贴合屏幕尺寸的舒适体验。
这些悄然改变,都是传统经济体在移动互联网的裹挟下或主动或被动的转型。不过,这果真是纷纷砸重金重建了一套移动终端系统吗?
“当然不会!技术创新的本质在于提高效率,我们要走捷径。”陈本峰告诉记者,“我们的创新点在于,只要在客户网页源代码中加入‘一行代码’,就可以让网页具有即时适配的能力。也就是说,当用户用手机打开PC端页面时,这项代码技术就会对它重新排版,变成适合手机屏幕的尺寸。”
2017年2月20日,记者一路追踪,终于在2017工业互联网峰会的午休当口,采访到了陈本峰。这位从硅谷回来的海外创业精英,曾是微软美国总部IE浏览器核心研发工程师,全球知名的IE 404页面正是由他开发。
而云适配是他和校友共同创立的技术型企业,但你很难想到,让这家拥有众多500强客户的企业最终立足于互联网创业潮头的国际专利技术,其实是陈本峰硕士期间的一项研究成果。
恩师指道 电脑与手机双屏切换内容是趋势
2004年左右,还没有移动互联网的概念,也没有3G、4G的说法,还是诺基亚直板手机一统天下的年代。“但那时候,我在香港科技大学的硕士导师就跟说我,未来人们有可能会用手机上网,你去研究一下怎么把电脑屏幕上的内容转移到手机上来的技术吧。”陈本峰说,一旦大屏幕变到小屏幕上来,就要重新进行排版和格式转化,而这一研究方向不仅让他获得了由万维网联盟(W3C)设立的研发奖学金,也成就了他的硕士论文,拿到了一项重要的国际专利。
“硕士导师是万维网联盟(W3C)亚太区主席,在技术层面给了我很好的前瞻性指导和布局,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国际视野吧。”陈本峰的回忆中不无感慨。原本打算硕博连读的他,被微软和谷歌的一次跨国招聘改变了人生航向。由于美国劳工局出于对当地就业率的保护,本国大企业的跨国招聘要承担每个名额近20万美金的成本,“而我的浏览器研发领域在当时就很热门,在微软和谷歌当中,我选择了前者――那时互联网领域毫无争议的老大。”
在微软那五年,陈本峰接触到了全球最顶尖、最核心的浏览器研发技术。“虽然现在国内做浏览器的企业很多,但真正的技术内核都掌握在美国人手里,比如IE、火狐、苹果。就像生产汽车、我们只是生产了外壳一样。”那五年的意义,就是让陈本峰掌握了能让自己的科研种子生根发芽的尖端栽培技术。
但如果2007年?滩妓姑挥写唇ㄆ还?,并且之后的安卓系统没有普及,陈本峰的研究恐怕也只能是束之高阁的科研成果,“所以说,创业成功本就是一项天时地利人和的机遇。”陈本峰说。
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最先敲开机会大门、嗅到未来商机的,往往不是政策主导者而是产业中的实践者。尤其是,在双创之风刮遍全球的时代,手握国际技术专利、又站在“风口浪尖”的精英们不出来做点事,恐怕自己跟自己都交代不过去。
只有俩人的创业种子 在微软孵化器里发芽
在成功开发了IE8、IE9、IE10系列之后,在硅谷的陈本峰逐渐看清自己的研发领域在市场上的广阔空间。2011年,他决定从微软离职回国创业,并把最初的落脚点选在了熟悉的香港。
“互联网行业的创业,市场大小很重要。香港总共700万人口,还不如海淀区大。”但是绕道香港除了囊括一项香港特别行政区“优秀人才”的荣誉外,最重要的收获是找到了创业合作伙伴。2011年,正逢香港科技大学校友高婧从美国哈佛商学院学成回国,一个手握尖端科技,一个深谙财务和市场规律,两个“不安于现状、总想折腾点事”的年轻人一拍即合。
2012年,陈本峰和高婧一脑袋就扎进了北京中关村。事实上,“北京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