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王朱仲禄——对一个民间歌手的音乐人类学实验研究(可编辑).doc

花儿王朱仲禄——对一个民间歌手的音乐人类学实验研究(可编辑).doc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花儿王朱仲禄——对一个民间歌手的音乐人类学实验研究(可编辑)

花儿王朱仲禄——对一个民间歌手的音乐人类学实验研究 2002.4.28 : 氧、 内容提要 本研究是对一位民问歌手的专题探讨,目的在于对一个生存于独特的音 乐文化现象之中的个人经历和所作所为进行客观的描述和主观的解释,描述 的目的则在于从音乐人类学之特殊视角,对一个特定文化现象之中的歌者与 歌种、个体与群体、社会与历史、文化与政治等诸种关系的认识.因此,本 研究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研究,是对“人”及其在社会生活中所构成的 各种关系的考察,是寻找其“意义”而非探询其“规律”. 本研究结构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欲从理论上给本研究予以学科定位,即 将本研究归属于文化研究领域,借鉴解释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以“人”及 其“文化”创造的创造与被创造为认识论基础,从音乐人类学的特殊视角, 考察“民间歌手”这一概念的外延乖内涵.认为所谓的民间歌手即是那些拥 有民间歌曲的、具有口头创作传统和演唱历史习惯的社会群体之中的、能够 在民歌演唱中起示范作用的个别或一部分.并依据这一概括性定义对民间歌 手这一特殊群体进行了类型划分. 下篇则以被笔者称之为的“佳己瑟究法”为基本方法,以“花儿王朱仲 禄”的生命历程为主线,全面考察了歌手、花儿、社会、历史、政治等一系 列相互美联的诸种关系. /花儿王朱仲禄的人生历程告诉我们:丰厚的、历史积淀的民间传统音乐 文是一个民间歌手成长的必然条件:歌手幼年生活于其中的家庭环境和 社会环境,对一个真正的民间歌手具有反其重要的意义;社会的动荡和变革 是民间歌手脱颖的契机之一;执政政党的文艺政簸扣政治运动对民间音乐文 化社会功能的变迁有着不可抗拒的力量,对民问歌手的个人命运起着决定性 作用;民间歌手的艺术创造取决于他们生活于其中的本土文化以及由此而构 成的创造主体的视域、视点、视力和视界。 朱仲禄是一个对花儿艺术有着特殊贡献的民间音乐家,从他的身上,我 们看到了民问音乐鲜活的生命所在,他的一生代表着花儿艺术在历史发展过 程中一个阶段的基本面貌. 歌手的身上,体现着中国民间传统音乐文化那千年不绝的真正动 因. 关键词: 音乐人类学民间歌手花儿朱仲褥 √ 、/ √’ 比 曲 , . ,. , . 髂 缸 。 /揪恤 . 曲 . 曲. ,,删. ’ , ,卫糊、 ’ 。 ’ 缸. ..: \ \\ Ⅱ中文摘要 “民间歌手”担负着中国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传播、创造、发展 的历史责任,中国民间音乐之所以数千年来绵延不绝、经久不衰,就是因为 我们有着无数的默默无闻的民间音乐家。一种艺术的存在和发展,必然是以 从事这种艺术的艺术家的存在为前提的,没有这个前提,任何艺术将无从谈 起. 本课题就是对“民间歌手”这一领域的实验性探索。 本论分上下两篇,上篇从不同的角度上对本研究进行了定位、限制和规 范,企图寻求研究的学科归宿、理论基础、认识方式以及方法手段等。 本篇第一章??以文化研究为基础的理论范式,试图将本课题纳入文化 研究领域,以解释人类学的理论学说和方法策略为基础,尝试它在音乐人类 学学科中的应用,并以它为取向,对中国民间音乐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和 传播者??民问音乐家的社会行为和意义进行全方位的描述和解读。 解释人类学强调对文化之“意义”的寻求而非对“规律”探索;强调“实 验民族志”的新职能,不再过分追求整体意义,而是把注意力转向个人、自 : 我和情感、经验及其表现形式的考察,强调在被研究者眼中生活是什么生 命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的体验是什么马尔库斯、费彻尔语同时,解释 人类学提倡各种实验的可能性和对待实验的宽容态度,将实验看作是“革新 的引擎”马尔库斯、费彻尔语。 解释人类学的另一个特征即是“深度描写” ,要求解 。 释者对事件符号的深层意义进行理解之上的解释,反对仅仅记录事件表 象的“浅度描写” ,它同时指出,解释永远都不可能是纯粹 客观的,它必然带有解释者的主观意念,并且具有等级性格尔茨语。 与此同时,解释人类学还扩展了“文本”的意义,将文本本身看作一个 文化描述的系统,即文本就是文化,文化就是文本。 解释人类学的理论范式对音乐人类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它 使我们有可能将一个民间歌手的生命历程看作一个文本。一个复杂的文本, 并对其进行客观描述和主观解释。 。 本章还从民族音乐学的学科发展历程及其在当代中国的一般状况,论述 了民族音乐学向音乐人类学之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将自己的研究限定 于音乐人类学的范畴之中。 本篇第二章则着重讨论了本研究以“人”为本的认识论基础,因为,文 化是人的刨造物,也是为人而创造的,人在其所创造的文化中被重新塑造成 为社会的人,是文化造就了人的本质,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人。本研究所谓的以人为本的认识论,首先是以人的生物性前提之的社会 存在为本。人的生物性肉体的存在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