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托于诸侯_和_托于私门_略论战国养士之道.pdfVIP

_托于诸侯_和_托于私门_略论战国养士之道.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_托于诸侯_和_托于私门_略论战国养士之道

哲学与文化                                  “托于诸侯 ”和 “托于私门 ” ———略论战国养士之道 黄  芸 [江西师范大学 , 南昌 330022 ] 关键词 : 战国; 诸侯 ; 私门; 托 ; 士 摘  要 : 由于养士之风在战国的普遍盛行 , 这样 , “托 ”便成为战国士人在 “仕 ”、“隐 ”之外的 一种重要的生存方式 。“托 ”包括 “托于诸侯 ”和 “托于私门 ”两种 。养士的权贵与寄食的门客之间 有着复杂的 “报 ”— “施 ”关系 。本文尝试着梳理这一中国历史上有所本源的复杂关系 。 中图分类号 : B2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 1 - 7511 (2006) 04 - 0030 - 05    “托 ”, 又称 “寄 ”, 指无官职爵禄但 举 , 又不能养也 , 可谓悦贤乎 ? ”曰: “敢 受到诸侯或卿大夫供养 。这大概是战国和 问国君欲养君子 , 如何斯可谓养矣 ? ”曰: 汉初特有的现象 , ①后代士人便只有仕隐两 “以君命将之 , 再拜稽首而受 。其后廪人继 途了。就笔者的阅读所及 , 古代文献中明 粟 , 疱人继肉 , 不 以君命将之 。子思以为 确提到 “托 ”这个术语的并不多 , 最主要 鼎肉使己仆仆尔亟拜也 , 非养君子之道也 。 的材料来源是在 《韩非子 》: “平公腓痛足 尧之于舜也 , 使其子九男事之 , 二女女焉 , 痹 而 不 敢 坏 坐 , 晋 国之 辞 仕 托 者 国之 百官牛羊仓廪备 , 以养舜于畎亩之中 , 后 [ 1 ] [2 ] 锤 。” 俞樾云 : “襄二十七年 《左传 》: ‘卫 举而加诸上位 , 故曰王公之尊贤者也 。” 子鲜出奔晋 , 托于木门, 终身不仕 。’然则 “以君命将之 , 再拜稽首而受 。其后廪 古人自有仕与托之两途 。凡托于诸侯者 , 人继粟 , 疱人继肉 , 不以君命将之 ”, 这大 君必有以养之 , 观 《孟子 》可见 , 故曰辞 约就是上面所引注中的所谓 “凡托于诸侯 [ 1 ] ( P263~264) 仕托 。盖仕可辞 , 托亦可辞也 。” 在 者 , 君必有 以养之 ”。按史华 兹 的解释 , 《孟子 》中亦有一些关于国君应当如何养贤 “一位真正尊重 ‘有德之士 ’的诸侯就会馈 的议论 , 如 : 赠粮食和谷子这样的常规礼品 , 而不总是 曰: “君馈之则受之 , 不识可常继乎 ? ” [ 3 ] ( P271) 要求道谢 ”。 不过 , 从孟子的观点本身 曰: “缪公之于子思也 , 亟问, 亟馈鼎肉 , 来说 , 这种 “被养 ”却不得谓之 “托 ”。 子思不悦 , 于卒也 , 摽使者出诸大门之外 , 《孟子 》本章在这段话之前有一段议论 : 北面稽首再拜而不受 , 曰: ‘今而后知君之 万章曰: “士之不托诸侯 , 何也 ? ”孟 犬马畜伋 。’盖 自是 台无馈也 。悦贤不能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