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按摩师高级课件)推拿手法讲稿6月27日早上.ppt

(保健按摩师高级课件)推拿手法讲稿6月27日早上.ppt

  1. 1、本文档共1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低头”与“到位有效” 在仰头位,枕骨底面与寰椎侧块后相对缘之间的椎动脉沟间隙会变得狭窄,此时大幅度旋转头部,可能碾压挤伤椎动脉而形成血栓,导致急性脑梗塞。 “扳机点”后再扩大5到10度。若大幅度的旋转扳颈,会导致寰枢关节周围韧带拉伤、撕裂,重则寰枢关节半脱位、脱位,如挤压延髓,造成危及生命的严重医疗事故。 颈椎斜扳法的作用 具有整复颈椎各椎间关节间隙变窄、排列紊乱、颈椎周围软组织痉挛,从而平衡颈椎内外应力等功效。 颈椎病、颈椎失稳、颈椎小关节紊乱、滑膜嵌顿、颈椎退行性病变、椎间盘萎缩、落枕、肌性斜颈、项韧带肥厚、项肌紧张等。 颈椎定位旋转扳法 患者正坐,低头15度,医者站其侧后方,先拔伸,再左右摇动,待其放松后,甲手旋转头部至阻力位,再作突然的扳动,乙手推拨棘突,使其归位。 视频 应用 可定向、定位 单个颈椎椎体发生扭转的各种疾病。 颈椎病,椎间盘萎缩,颈椎失稳症,颈椎小关节紊乱等。 仰卧位扳颈法 作用:纠正寰枢关节紊乱(半脱位) 视频 腰椎扳法 腰椎斜扳法 腰椎后伸扳法 腰椎旋转定位扳法 视频 (1)腰椎斜扳法 患者侧卧位 医生用一手抵住患者肩前部,另一手抵住臀部。 把腰被动旋转至最大限度后,两手同时用力作相反方向扳动。 (2)腰椎后伸扳法 患者俯卧位。 医生一手托住患者膝部,缓缓向上提起,另一手紧压在腰部患处。 当腰后伸到最大限度时,两手同时用作相反方向扳动。 (3)腰部旋转定位扳法 患者坐位。 医生用腿挟住患者下肢,一手抵住患者肩后部,另一手从患者另一侧腋下伸入抵住肩前部。 两手同时用力作相反方向扳动。 临床应用 腰部斜扳法: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腰痛、急性腰扭伤、腰椎后关节错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部酸痛、活动不利等。 腰椎旋转定位扳法:常用于治疗急性腰扭伤、后关节功能紊乱、腰椎肥大性脊柱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腰部后伸扳法:常用于治疗腰部僵硬、腰椎生理前凸减弱或消失、腰椎侧弯、后关节错位、滑膜嵌顿、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退行性脊柱炎等。 胸椎扳法 俯卧压肘整复法 胸椎对抗复位法 扩胸牵引扳法 视频 2、胸椎扳法 扩胸牵引扳法(较为常用): 患者坐位,令其两手交叉扣于项部。 医生两手托住患者两肘部,并用一侧膝部顶住患者背部,嘱患者自行俯仰,并配合深呼吸,作扩胸牵引扳动。 临床应用 扩胸牵引扳法,常用于治疗因胸椎小关节错缝而引起的背部板滞、酸痛及运动受限等。 胸椎对抗复位法,常用于治疗背部疼痛板滞、运动障碍及内脏因胸椎错缝而发生的牵涉痛或其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 录 像 拔伸法 定义:固定肢体或关节的一端,牵拉关节的另一端的方法。 要点:操作时用力要稳而持续,不可突发暴力。 作用:拉宽关节间隙,放松有关肌肉和其他软组织,松解粘连,为关节的整复或功能恢复创造条件。 如:颈椎、腰椎可用机械牵引。 弊大于利? 肩关节拔伸法 腕关节拔伸法 掌指关节与指间关节拔伸法 视频 1、操作时动作应平稳而柔和。 2、用力要均匀而持续,不可突发用力,力量应由小到大,逐渐增加。 3、须持续拔伸2~5分钟以上。 。 拔伸法动作要求 临床应用 常用于关节错位、脱臼等。对扭错的肌腱和移位的关节有整复的作用 1、拍法 定义:用虚掌拍打体表,称拍法。可单手操作,亦可双手同时操作。 (二)操作 五指并拢,掌指关节微屈,使掌心空虚,腕关节放松,前臂主动运动,上下挥臂平稳而有节奏地用虚掌拍击施术部位。用双掌拍打时,宜双掌交替操作。 视频 (三)动作要领 1.拍击时动作要平稳,声音清脆而无疼痛。 2.腕部要放松。上下挥臂时,力量通过放松了的腕关节传递到掌部,使刚劲化为柔和。 3.直接接触皮肤拍打时,以皮肤轻度充血发红为度。 (四)注意事项 1.拍击时力量不可有所偏移(垂直向下),否则易拍击皮肤而疼痛。 2.要掌握好适应症,对结核,肿瘤,冠心病禁用拍法。 (五)运用 具有疏筋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 常配合背部,腰及臀腿部击法应用。 常作为推拿结束手法。 2、击法 (一)定义 用拳背、掌根,掌侧小鱼际,指尖或桑枝棒击打体表一定部位,称为击法。 包括拳击法,掌击法,侧击法,指尖击法和桑枝棒法。 (二)分类与操作 1.拳击法:手握空拳,腕关节伸直。 2.掌击法:手指伸直,用掌根节律性击打。 3.侧击法:掌指部伸直,用小鱼际部节律性击打施术部位。 4.指尖击法:手指半屈,腕关节放松。前臂主动运动,以指端节律性击打施术部位。 5.棒击法:手握桑枝棒一端,节律性击打施术部位。 (三)动作要领 1.用力要稳,要含力蓄劲,收发自如。 2.击打时要有反弹感,当一触及受术部位后即迅速弹起,不要停顿或拖拉。 3.击打动作要连续而有节奏,快慢要适中。 (四)注意事项 1.应避免暴力击打。 2.须严格掌握各种击法的适用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