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日记-正版》.doc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 有关这本日记体小说的传说已经很多。人们纷纷猜测着这本日记里面的内容,刚开始说与八十年代在民间流行的手抄本《少女之心》的内容相同,后来就说是与《金瓶梅》类似,再后来说纯粹是一个同性恋患者的心理描写,总之,它的不能面世一直成为神秘的事情。经常有人来找余伟想亲眼目睹这本日记体小说的真面目,多家出版社也来找他,都被他拒绝了。还有人说它正在某个出版社出版,说封面上写着这是中国第一本大学生性心理自传体小说的字眼,甚至有人说世面上已经有盗版的书了,只是一面世就被查禁,销毁了。这倒是真的。有人的确给余伟拿来一本没有来得及销毁的《非常日记》,一看内容并不是真的《非常日记》。只有他知道这本日记体小说的内容和它的下落,以及作者悲惨的遭遇。 徐兆寿    一  笑茵告诉余伟一件奇怪的事。他们女研究生楼上最近连连发生失盗现象,女研究生的内衣内裤一旦晾在外面,就被人偷盗了。她的一件内衣也丢了。   “真恶心!偷什么不好,偷人家那些东西!”笑茵摇着头,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我不这样认为。我在国外的时候……”   “你能不能不说我在国外的时候这几个字,多别扭!”笑茵嗔道。这是他们正式接吻确定恋爱关系的第七天。他们是在网上认识的,一周以后,他们就在现实中见面了。互相都很满意。笑茵唯一对余伟不满的就是,他老是把我在国外当做开场白。刚开始时,以女孩子的虚荣心,她还是颇有些自豪感,后来宿舍里的女生说他像《围城》里的某个人物时,她就也觉得他有些愚了。   余伟也不生气,继续说:   “在国外,这种现象实际上很多,尤其在美国等一些工业文明很发达的国家。很多的意思并不单是说发生的事件比我们多,还有他们比我们重视这方面的研究与治疗。我也曾临床接触过好多例。起初,我也觉得这些人的行为很恶心,后来我就不这样认为了。他们是有病,有心理或者生理方面的疾病。他们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我就不信,他们连自己的行为也控制不了。我看,他们是缺乏起码的道德羞耻感,已经构成犯罪,应该将其绳之以法。”   “太偏激了。你以为这些人不痛苦吗?你以为他们也想这样吗?他们也知道这样不合适,可是他们由不了自己。再说,这些人是怎么变成这样的?就是因为道德的束缚,使他们有了心灵上的疾病,如窥阴癖,露阴癖--你还没听过露阴癖吧,就是专门在异性面前露出他的那东西。你大概没见过吧?”   笑茵就笑,虽然没有回答余伟,但却想起了上初中天天挤公共车的时候。那时候,招手停啊什么的还没有,所有的人都挤公共车。班上有几个坏男生,一下课就在那里大声地说一些下流的事情。实际上有时候,他们是专门说给他们女同学听的。听他们说,他们经常在车上碰着一些男的,专门把那东西掏出来,在女人身上蹭。真恶心。她们好奇,可是既不敢看,又想知道是不是那样。最终还是没看到。上大学的时候,女生楼上住了一层男生。中间的楼层旁就是厕所,有很多男生在夏天的晚上,常常光着身子走来走去,若看见女生来了,还特意那样。有几个女生爱看。她们宿舍就有一个,一到晚上,她就讲一些男人的事情。说真的,她虽然觉得恶心,但听起来很过瘾。   余伟认为不能敌视那些人,他们就是因为被周围人歧视、无视,因为他们内心的自卑,还因为他们不幸的家庭生活才这样的,这不仅仅是他们的错,要说错的话,就应该还有社会、家庭和教育。   道理听起来是正确的,但笑茵还是气愤不过。无论如何,这件事发生在别人身上,这个道理就通了,可是发生在她自己身上,这个道理就有些强人所难了。   余伟为了说服笑茵,又说起一些他见过的变态狂的事情,说得笑茵越发害怕。她也想通了,不过,她不敢在宿舍里住了。   晚上,笑茵的父母要见余伟。余伟请他们到欧亚中心去吃饭。笑茵的父亲是一个作家,那种老派的很严肃的作家。年轻时候写过不少政治诗,后来写小说,主要写他在插队时的经历,实际上是杂农村题材和城市题材为一体的那种小说。他总是觉得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身负重任,虽然他也没有写出多么出名的作品,但他的这种精神还是令余伟感动。他在性格上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话很多,总想和人交流。交谈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要表达他对社会和各种事件的看法。他很高兴,他读过余伟的很多东西,包括他的心理学博士论文。余伟也是个文学爱好者,大学时读的是中文专业,发表过一些作品。在国外读博士时,他给国内的一些报刊投过很多稿,发表得更多了。不过,都是些感想式的文章,思想的内容远远大于艺术价值。   吃饭的当儿,笑茵就把她们楼上发生的事当笑话告诉了父母。笑茵的母亲一听很害怕,担心笑茵会出什么事儿。她是一个公务员,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   笑茵的父亲一听,则大骂社会风气的恶化。他认为那种行为是不可饶恕的,但归根结底是社会造成的。他说:   “我插队的时候,倒是常常听说过这样的事。那时候吧,是社会不好,而且做那些事的都是些不怎么样的人。我上大学时,就从来没听说过这样的

文档评论(0)

nnnn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没有什么可以说的了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4230033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