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玉石、陶瓷器、的青铜器艺术
第一课 学些美术鉴赏知识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美术的特点和主要功能。
(2)认识美术欣赏的意义、作用及其学习方法。
2、情感目标:
激发、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美术的特点和主要功能。
课 型:
概述课、新授课。
教 法:
讲解法、引导式教学等。
学 法:
“听、看、想、讲”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自我介绍。(让我们一起将高中美术进行到底)
2、高中美术课的特点:
小学、初中美术课注重操作,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高中美术课的重点是艺术鉴赏课,提高鉴赏能力。
二、展开教学:
“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看到美术,你想到什么?”
—— 学生回答。(旨在了解学生对美术的了解程度。)
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引导出美术的分类:
—— 按制作方法:绘画、雕塑、建筑、工艺。
—— 按作用功能:
纯美术:绘画、雕塑
实用美术:建筑、工艺
美术自身的特点:
(1)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创造可视的艺术形象。
独特的艺术语言:线条、形体、色彩、明暗、空间、构图等。
(2)艺术形象的创造借助物质材料的运用。
①齐白石的虾—— 生宣纸水墨容易渗透,能产生丰富的笔墨变化。
②古希腊的雕塑《维纳斯》—— 洁白无暇的大理石。
③物质材料—— 建筑、工艺品、现代工业产品。
(3)由于地域、政治、经济、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不同,中西方美术存在着不同:
中国的传统美术,从强调形神兼备,逐渐发展到以抒发作者主观感受的写意为主,主要运用以线造型的手法,在绘画中表现色彩和时间、空间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方法。
以欧洲为主的西方传统美术,崇尚写实,主要运用以明暗造型的手法,具有欣赏人体美的艺术传统。
定义“美术”:
—— 也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造型等手段,创造出的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的艺术。
美术的主要功能:
(1)教育功能;
(2)认识功能;
(3)审美功能;
(4)娱乐功能。
纠正(大众)审美的误区:
——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苏轼)
树立良好的审美习惯:
——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轼)
—— “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
—— “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育成的。”(德·歌德)
美术欣赏能扩展我们的知识面,它不是单一学科的,它需要其它学科知识相辅助:
—— 水彩的由来;(地理)
黄经分割点的运用;(数学)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文学)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创作背景;(历史)
印象派绘画光学、色彩学知识的运用;(物理)
解剖学;(医学)
透视学;(几何)
宗教;(宗教学)
……
美术欣赏的作用:
—— 提高人的艺术素养;
陶冶人的思想情操;
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领域。
三、小结:
人类历史是漫长的,美术星空是丰富而绮丽的,在以后的日子里,让我们一同到美术殿堂中,穿越时空隧道,去欣赏、领略、感受人类历史上优秀的美术作品。
美术每发展一步,都是人们不断创造所取得的,有了创新,才有美术的前进,人类的发展。
四、课堂讨论、作业布置:
“如果我来上高中美术课……”
五、教学后记:
1.引导学生认识到鉴赏除了需要“经验”之外,还要具备相关的“知识”。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门道”通过学习与实践才能达到。在教学中,根据教材中的实例进行分析,确信“知识”的价值。只有在这一课学习中为学生树立了这一价值观,以后的学习鉴赏活动,才能学得有意思、有效率,才能掌握鉴赏的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联系学生九年义务教育中美术学习的经历与经验,“温故而知新”。要善于启发学生回顾初中的学习内容、熟悉的作品。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引导他们进一步深入学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鉴赏习惯,帮助学生获得鉴赏活动的乐趣和成功感。鼓励学生大胆发表对鉴赏活动的认识。从而了解与确立鉴赏活动的意义及价值。如能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则更好。
第二课 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瓷和青铜器艺术
第一部分: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
教学目的:
通过古代石器、玉器的发展,了解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与发展。
了解玉器的丰富内涵和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由此对工艺美术获得初步了解。
教学重点:
玉器的发展历史和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
理解“君子比德于玉”的特殊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了解玉哪方面的故事?
指名说说
二、新授:引导学生看课本
1、以玉组词
《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金枝玉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虾米曲线一体化防堵清堵振动煤斗改造方案2017.10.doc
- 电梯维修指引手册(日立MCA、HGP).pdf
- 牛津译林版八年级下册英语期末复习:全册Unit 1-Unit 8语法知识点提纲(实用,必备!).docx VIP
- 2025届高考散文专题之理解词义、句义.pptx
- 标准参照测验的设计与编制案例.ppt
- 《十万个为什么》-读书分享课件.pptx VIP
- 虾米曲线防堵清堵煤斗运行维护手册.pdf
- 最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题及答案(三套).pptx VIP
- 04水平四 七年级 武术18课时大单元计划+《健身长拳》.doc VIP
-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单元知识点复习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