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留学经历的.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留学经历的

ESA -- 又多了一个让人怀念的母校 本帖最后由 野城 于 2009-10-22 00:38 编辑 ? ? “2003年,一切都开始了 一个自育过程被真正定义 一个所谓顿悟之后被冲动与更加强烈的冲动暴殄幸存的躯体,应该是一种近乎宗教洗礼过后的短暂空白,在没有交出之前,只有先饕餮一种意义才是最恰当的,亦或是挣扎说出一种曾被反复发掘而又被遗忘的“我”的存在,类似祈祷之后的宽慰吧,或许像那些疯狂过后的白矮星,没有一种意义,没有一种真实值得被加以阐释。。。“ 正如前几年blog空间个人资料这么写的,从03年到巴黎开始,我的生活完全转变了,就为了一个梦想,为了打破一潭死水的国内生活,更不想干那一眼就能往到老的枯燥行业。 于是义无反顾来到巴黎,从艺术家工作室培训开始,到第2年考遍巴黎包括ensad,beau-arts几乎所有艺术设计学校,最后还是选择了ESA(巴黎建筑专业学院)。出国前和一哥们的打算是搞纯艺术,结果还是选择了建筑这个交差性极强的学科,好在能把我广泛的兴趣爱好统一在一起。 当初在南大读地球科学系本科,也是不务正业,4年听了各种讲座百来场,常去东南南师南艺溜达结识搞艺术设计的朋友,那种游离在系统之外的边缘人感觉让我一度陶醉,从那时开始,我注定是个自由派了。听了那么多讲座,还是中南大建研所的毒最深,他们组织的国内外建筑师讲座一场没落下过,出国前愣是这些报告成了我的建筑启蒙教育。以致后来还头脑发热,在没有一点建筑教育和指导的情况下,买了全套装备花了一个月时间手绘了一个别墅的设计图,雷倒南大城规系一老师。他当时开了门建筑艺术选修课,在那些大师作品的幻灯片里,我沉浸在一种莫名的狂欢中;如同去中文系蹭电影课,大夏天一帮人捂在汗臭的教室里看法国新浪潮电影的那种狂欢。但不同的是,建筑给我的震撼是那么真实而亲切,电影却要虚幻得多。以致还有冲动考南大建研所研究生的想法,好在高人点拨,及时悔悟,还是出国转专业比较现实。出国前本系老师寄语,以后可以搞生态建筑嘛,结果这次毕业设计还真是搞了个eco-communauté。其实学什么都是有用的,如果没有当初地球科学系的知识,这个方案是很难深化下去的,地科系教会我从更为宏观的地球生态圈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理解一个复杂系统,阐释多维循环的运作。。。这些比建筑界强调的做建筑要从城市角度去考虑问题还要宏观得多。书到用时方恨少,现在又开始后悔当初本科应该少逃2节课了。。。 04年顺利进入ESA 2年级,几乎算是从头读了,没事,咱有理想。。。熬完4年才发现,原来年龄问题也是很重要地,如果当初早2年出国。。。矛盾又来了。其实一切都是心态问题。2,3年级忙得要死要活,还不忘写诗,出国前加一起也在各种诗刊诗集发表百来首了,你越是忙越是想弄些不着边际的,一旦闲下来便什么都不想做,越是紧迫越是喜欢忙里偷闲,而且越是能做好,人需要压迫感,需要爆发力。这或许是一种深藏的冲动,类似青春期性冲动,被岁月包裹而转变成一种深层次的冲动。。。好不容易熬到4年级如愿进了英伦大师peter cook的工作室,深受英伦的毒,毕竟伦敦AA、Bartlett还是走在国际建筑最前沿。于是连续跑3次伦敦取经,又想一度转战英伦。。。最后还是想通了,耗不起。人生苦短,如果我能活到90岁,我已经花了1/3的时间在校园了,为了遏制我的幻想症强迫症等诸多毛病,我想我还是早点离开学校的好,否则不定会继续长成什么怪树了。 回想这几年也不能算真用功了,还是改不了游离系统之外的毛病,我发现我有本能排斥系统主体的倾向,哪怕这个系统是我自愿选择的,最后我也会排斥它,以致4年级开始课没少逃,网没少上,艺术展览没少看,还是有得有失。爱好太多,是该修剪枝丫的时候了。现在一下摆脱系统,又突然发现系统的好。。。现在想做建筑的欲望终于又战胜了做艺术搞文学的欲望,我知道,这才是我真正要做的,这次的感觉来的异常真实,好像初恋定情的那种,一定不会错的。 回忆4年的生活是徒劳的,码字就更是奢望了,就写到这吧,至少让自己又清醒了许多,也清晰了许多。无论是毕业在读或者还是准备申请学校的朋友,如果你有些许共鸣,那我便更加欣慰了。特别要跟转专业的朋友说,你没有浪费时间,你有更多的平台去思考,有更多的机遇在僻径遇到奇异的花朵,只要有理想,就会有动力,有动力就有一切,大家共勉:) 大门 校外围墙,一个艺术家为esa最近做的作品 esa对面的Fondation Cartier,法国首席建筑师Jean Nouvel的代表作,展览很不错,对esa学生免费 2块碑述说着学校的历史 创始人Emile Trelat,于1865年建校 Jardin,很有趣味的小园子,成为课余学生社交的场所,周末的soiree更是happy和烧烤地 PHI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