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IceSunLASGGOALS耦合模式吴国雄等1997TGSST.PPT

SeaIceSunLASGGOALS耦合模式吴国雄等1997TGSST.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eaIceSunLASGGOALS耦合模式吴国雄等1997TGSST

海洋模式模拟的经圈流函数 η(x,y,t) z=0 z=-H Boussinesq近似下海表高度的计算 海表高度的变化由体积守恒决定 海表高度 ? 的预报方程 ‘刚盖’近似~正压流无辐散. = 0 U, V : 垂直平均(正压)流速 自由面引起的表面波 H ~ 4000m → cg ~ 200 ms-1 * LASG 全球海洋模式 (1) ECCE Summer School 张学洪 刘海龙 LASG/IAP/CAS 参 考 资 料 刘海龙等,2004:LASG/IAP 气候系统海洋模式(LICOM1.0)参考手册. Zhang X.H., et al., 2000: IAP Global Ocean-Atmosphere-Land System model. Semtner, A.J., 1997, J. Comp. Phys., 135, 149–153. Tomczak M., and J.S. Godfrey. 2001: Regional Oceanography: An Introduction. ? 为什么要发展海洋模式? ? LASG 全球海洋模式简介 ? 自由面 和“刚盖” 近似 主要内容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1 5 7 9 3 Atmosphere Ocean .008916 1 2 3 Land .074074 .188615 .336077 .500000 .663923 .811385 .925926 .991084 500 680 900 25 75 125 180 255 360 1160 1455 1775 2115 2475 2850 3235 3625 4015 4405 4800 Sea Ice Sun LASG GOALS 耦合模式 (吴国雄等, 1997) TG SST ‘单独’ 大气模式的下垫面条件 大 气 陆 地 海 洋 海、陆季节热储存能力比较 4.8×107J 20?C 1 3000 800 陆地 4.0×109J 10?C 100 1000 4000 海洋 热储存 温差 厚度 密度 比热 (取自Stewart, 2004;Unit: m?kg?sec) 海温方程和海表边条件 耦合气候模式中的 SST 是海气相互作用的结果; 有时,海洋环流的影响处于支配地位. 海表热平衡方程 海表热通量加热 ≈ 平流、上翻、混合冷却 热带太平洋年平均 SST(NCEP ODAS) Annual mean SST, Q? (Wm-2) and DTC (m) averaged over 110?-150?W, 2?S-2?N (ECT) and 160?-180?E, 2?S-2?N (EWP) 163 36 28.7 EWP 95 85 25.7 ECT DTC Q? SST DTC: Depth of ThermoCline, estimated based on 20?C isotherm NADW AABW LASG 发展全球海洋模式的目的是建立耦合气候模式进行气候研究,特别是ENSO和全球变暖的研究. LASG 全球海洋模式简介 LICOM (刘海龙等, 2004) L30T63 (金向泽等, 1999) 20层模式 (陈克明, 1994) 4 层模式 (张学洪等, 1989) OGCM LASG 全球海洋模式和耦合模式 0.5?×0.5? 1.9?×1.9? 4?×5? 4?×5? 分辨率 FGCM-1 (俞永强等, 2005) FGCM-0 (俞永强等, 2002) GOALS (吴国雄等, 1997) “2+4” (张学洪等, 1992) CGCM 分辨率的重要性 ? 赤道潜流 (EUC) ? 印度尼西亚贯穿流 (ITF) L20,L30T63,LICOM1.0 模拟的赤道潜流 NCEP ODAS LICOM1.0 L20,4×5 L30T63 LICOM1.0: 印度尼西亚贯穿流 N I 0-300m averaged temperature current (Y=21-60) (0-300m): 11.1(2.2); (0-400m): 12.8(2.3); (0-1200m): 19(2.2) LICOM: LASG/IAP Climate system Ocean Model /FGCM/index.htm 正斜压分解-耦合 (Mellor, 1993) Asselin 滤波 (Asselin, 1971) 时间积分 守恒格式 (Zeng and Zhang, 1987) 差分格式 ? - 坐标 (Mesinger et al., 1975;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