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束线和漫散射试验站.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C束线和漫散射试验站

4W1C 束线和漫散射实验站 4W1C 束线是一条4W1B 的分支束线,二者共享束线的前端部分。在距光源点 13.8 米 处,一块硅三角弯晶单色器将光束内侧部分2mrad 的光束导入4W1C 分支束线,并同时实现 单色化和水平聚焦。用 12.16º斜切的不同晶面[Si(111), Si(220), 和 Si(422)] 的弯晶,可分别 得到波长为 2.52Å, 1.54Å, 和 0.89Å 的单色光。在4W1C 分支下游 1.2m 处,一个压弯平 面镜对光束进行垂直聚焦,并以适当的掠入射角入射来消除光束中的高次谐波。通过单色化 及两维聚焦,最后在距弯晶5m 处的实验站样品位置获得尺寸为0.5mm(H)×0.3mm(V) 的光 -4 8 斑,能量分辨率为4.4×10 ,通量为1.6×10 ph/s 。该束线结构如图7 ,图8 所示。 图7 4W1C 装置图 图8 4W1C 光路图 漫散射实验站主要用于黄昆散射、粉末衍射、表面反射和高精度衍射。其主要设备包 括一台五圆衍射仪(后分析晶体单色器) ,一台最低温度达10 K 的闭路循环低温样品室,一 个一维位敏探测器、闪烁计数器。 【研究范围】 • 晶体中点缺陷形态 • 表面界面形态结构 • 外延膜及多层膜的微结构 • 表面衍射 • 生物大分子结构研究 【样品处的光源参数】 • 能量范围 4.9 keV, 8.0 keV, 13.9keV • 能量分辨率 ∆E/E=4.4×10-4(E=8.0keV 时) • 光子通量 108 ph/s(E=8.0keV 时) • 光斑尺寸 0.5×0.3 mm2 【实验站主要设备】 1. 测量 • 流气式电离室,包括气体系统 • 闪烁计数器: 探测窗口:φ30mm • 位置灵敏探测器 空间分辨率:100 µm 可探测长度:100 mm 气体系统:90%Ar +10 %CH4 2. Huber 五圆衍射仪 • 绝对精度: 30 • 可重复精度: 2 • 后分析晶体单色器:样品轴重复精度1 角秒 探测器轴重复精度5 角秒 一、4W1C 光束线的调节(调节前将光束线上的后狭缝全部打开) 4W1C 光束线的调整主要是三角弯晶单色器和压弯平面镜的调整,使其更好地接收到同 步光并达到双聚焦的最佳条件。有关4W1C 光束线的工作原理可参阅有关文献[1-4] (镜箱移动3000=1mm) 1、三角形弯晶单色器的调节 首先将单色器垂直上移拦截同步光。然后调节Bragg 角, 由轴角编码器读出(XJ-7018A 轴角编码器Bragg 角,数字显示360 = 4°) ,通过监视器在观察窗中的荧光靶上可见一长形光 斑。此时若观察不到光斑,还可调整单色器的平移、俯仰、侧摆, 这些均通过直流电源驱 动直流电机来完成。单色光能量可由Si(Li)能谱仪来标定。能量定好后,调节压弯晶体的步 进电机来获得水平聚焦的单色光。具体步骤如下: 1)单色器切入光路 驱动单色器高度调节机构的马达,将晶体切入光路,位置由4W1B 和4W1C 光束线联 调时的光斑状态确定,由聚焦镜后面窗口中的荧光靶可观察光斑的位置情况。 若看不到光斑,则需调节单色器的测角头Bragg 角使得光强最大来寻找衍射。 2 )单色器测角头的调节 给测角头直流电机加一直流电压(U12V ),调节电压大小来控制测角头直流电机的运 动速度,手动开关置0、1 位来控制马达的正、反向运动时间。拨动转换开关来控制单色器 的运动方向(12 (红白):头角转动→,34 (粉橙):滚角转动↑,56 (绿灰):平行于晶面 方向位移(沿束流),78 (棕黑):垂直于晶面方向位移(垂直束流)。),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