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倒易混频
3) 失真与干扰 变频器的失真有频率失真和非线性失真。除此之外,还会产生各种非线性干扰,如组合频率、交叉调制和互相调制、阻塞和倒易混频等干扰。所以,对混频器不仅要求频率特性好,而且还要求变频器工作在非线性不太严重的区域,使之既能完成频率变换,又能抑制各种干扰。 4) 变频压缩(抑制) 在混频器中,输出与输入信号幅度应成线性关系。实际上,由于非线性器件的限制,当输入信号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中频输出信号的幅度与输入不再成线性关系,如图6-55所示。图中,虚线为理想混频时的线性关系曲线,实线为实际曲线。这一现象称为变频压缩。通常可以使实际输出电平低于其理想电平一定值(如3 dB或1 dB)的输入电平的大小来表示它的压缩性能的好坏。此电平称为混频器的3 dB(或1 dB)压缩电平。此电平越高,性能越好。 图 6-55 混频器输入、输出电平的关系曲线 5) 选择性 混频器的中频输出应该只有所要接收的有用信号(反映为中频,即fI=fL-fc),而不应该有其它不需要的干扰信号。但在混频器的输出中,由于各种原因,总会混杂很多与中频频率接近的干扰信号。为了抑制不需要的干扰,就要求中频输出回路有良好的选择性,亦即回路应有较理想的谐振曲线(矩形系数接近于1)。 此外,一个性能良好的混频器,还应要求动态范围较大,可以在输入信号的较大电平范围内正常工作; 隔离度要好,以减小混频器各端口(信号端口、本振端口和中频输出端口)之间的相互泄漏; 稳定度要高,主要是本振的频率稳定度要高,以防止中频输出超出中频总通频带范围。 6.3.2 混频电路 1. 晶体三极管混频器 晶体三极管混频器原理电路如图6-56所示。由第5章晶体三极管频谱线性搬移电路的分析可知,此时的输入信号ui=us,为一高频已调信号,时变偏置电压Eb(t)=Eb+u2=Eb+uL,且有UsUL, 输出回路对中频fI=fL-fc谐振,由此可得集电极电流iC 为 iC≈Ic0(t)+gm(t)us =Ic0(t)+(gm0+gm1 cosωLt+gm2 cos2ωLt+…)us (6-93) 经集电极谐振回路滤波后,得到中频电流iI (6-94) 式中,gC=gm1/2称为变频跨导。 图 6-56 晶体三极管混频器原理电路 从以上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只有时变跨导的基波分量才能产生中频(和频或差频)分量,而其它分量会产生本振谐波与信号的组合频率。变频跨导gC是变频器的重要参数,它不仅直接决定着变频增益,还影响到变频器的噪声系数。变频跨导gC=gm1/2,gm1只与晶体管特性、直流工作点及本振电压UL有关,与Us无关,故变频跨导gC亦有上述性质。由式(6-94),有 (6-95) 它与普通放大器的跨导有相似的含义,表示输入高频信号电压对输出中频电流的控制能力。在数值上,它是时变跨导基波分量的一半,可以通过求gm(t)的基波分量gm1来求得变频跨导。 (6-96) (6-97) 上面已经提到,变频跨导与晶体管特性、直流工作点及本振电压大小等因素有关。了解gC随Eb及UL的变化规律,对选择变频器的工作状态是很重要的。 图6-57和图6-58分别给出了变频跨导与本振电压和偏置电压的关系曲线。 图 6-57 gC~UL的关系 图 6-58 gC~Eb的关系 由图6-57可以看出,Eb不变时,当UL从零起在较小范围内增加时,由于未超出gm曲线的线性部分,所以gC与UL成正比,但gC的数值比较小。当UL较大时,随UL的增加gC加大,但由于开始进入gm曲线的弯曲部分,所以gC增大速度逐渐缓慢。当UL很大时,由于gm曲线开始下降,gm曲线上部发生凹陷,基波分量下降,因此,造成gC下降,同时gm(t)中的谐波分量上升。这条曲线说明,当改变本振电压值时,变频跨导存在着最大值,在UL值的一段范围内,gC具有较大的数值。对于锗管,UL一般选为50~200 mV; 对于硅管,UL还要选得大一些。 由图6-58可以看出,UL固定不变,当Eb值较小时,gm 的基波分量也小,所以gC值小。随Eb增加,gC基本上线性地增加。当Eb较大时,进入晶体管的非线性段,基波分量仍有增加,但变化缓慢。而当Eb过大时,由于gm曲线的下降,使gC也有所下降。一般选择Ie=0.3~1 mA。实际应用中都是用发射极电流Ie0或Ic0来表示工作点的,但这时的Ie0已不是纯直流工作点电流,而是Ie0(t)中的平均分量。 在混频器的实际电路中,除了有本振电压注入外,混频器与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电路形式很相似。本振电压加到混频管的方式,一般有射极注入和基极注入两种。选择本振注入电路要注意两点: 第一,要尽量避免us与uL的相互影响及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