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暖式大棚黄瓜高产高效益栽培技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冬暖式大棚黄瓜高产高效益栽培技术

十一、病害防治—黄瓜角斑病 (三)黄瓜角斑病 1、症状  黄瓜角斑病属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先是在叶片上出现水浸状的小病斑,病斑扩大因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黄褐色,带油光,无黑霉层,病斑易破裂形成穿孔。有时可危害瓜条,腐烂有臭味。 2、发病条件  病菌在种子内或随带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低温、高湿是发病的重要条件,重茬地发病重。 黄瓜角斑病 十一、病害防治—黄瓜角斑病 3、防治方法  种子处理: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  土壤处理:主要是苗床,可用50%多菌灵(防治炭疽病、枯萎病等)和30%DT(防治菌性病害),按每平方米10克用量,加适量细土拌匀,撤于畦内,划入土中,再播种育苗。  药剂防治:可选用50%DT500倍液,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78%科博500倍液,50%丰护安500倍液,27.12%铜高尚悬浮剂400倍液,20%绿乳铜500倍液,77%可杀得500倍液,30%王铜500倍液,3%克菌康1000倍液,37%可威得500倍液等。每7天喷1次,连喷2-3次。 十一、病害防治—黄瓜蔓枯病 (四)黄瓜蔓枯病 1、症状:黄瓜的茎、叶、瓜条都能被害,茎部受害病斑呈油浸状、黄褐色,有时出现白色粘胶物,严重时茎节变黑褐色、腐烂、易折断,病斑常龟裂、干枯、红褐色,由茎表面向内部发展,维管束不变色,这是与黄瓜枯萎病的区别。叶片受害后,多从叶片边缘向内发展呈三角形大斑,黄褐色,易破裂、病斑上密生黑色小点(分生孢子器)。瓜条受害,多在瓜条顶部出现水浸状,有白色粘胶物。 黄瓜蔓枯病  2、发病条件:病菌可随种子或者病残体进行传播,高温、高湿有利发病,植株生长势差,根系不发达,生长后期发病严重。 十一、病害防治—黄瓜蔓枯病 3、防治方法  消毒处理,用55℃温水浸种15分钟,杀死种子上的病菌。换茬时用848消毒液 300倍液全棚消毒,杀死残存病菌。  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注意通风降湿,抑制病害发生。  药剂防治,可选用75%百菌清600倍液,50%福美双500倍液,70%代森锰锌5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50%托布津500倍液,40%百可得1000倍液,1.5%菌立灭500倍液。每5-7天喷一次,连续2-3次。也可用以上药剂涂茎防治。 十一、病害防治—黄瓜褐斑病 (五)黄瓜褐斑病 1、症状:主要为害中上部中片,病斑黄褐色,近圆形,小斑点,病斑凹陷,叶正面有小突起,重者叶片干枯,变硬变脆。 2、发病条件:此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随气流传播,在高温(25-27℃)高湿(叶片有露水)的条件下发病重。此病多发生在津春系品种上,温差大有利于发病。 3、防治方法:注意调节好棚内的温湿度,加强通风散湿,减轻病害。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加75%百菌清600倍液或50%福美双500倍液,15%菌立灭500倍液,每5-7天喷1次,连续2-3次。 十一、病害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病 (六)黄瓜根结线虫病 1、症状:主要危害根部,根系发育不良,主根和侧根粗短形成大小不等的瘤状物,呈白色串状;被害植株上部生长不良,植株矮小,叶发黄,严重时干枯。 2、发病条件:此病由线虫引起,幼虫在根内生活,刺激幼根膨大成瘤状。线虫通过病土、病苗、浇水传播,重茬地发病严重。 十一、病害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病 3、防治方法  换茬:发病严重的地块,不要再种黄瓜、西葫芦、茄子、番茄、芹菜、菜豆等,可改种辣椒、韭菜、大葱或改种小麦、玉米等。  清除病残体,不用病土、病苗、病水,防止传播。  夏季高温消毒处理。夏季高温天气,铺撒5厘米厚麦秸草,再撒入100公斤过磷酸钙,翻入地下,浇足水,地面铺盖地膜,然后密闭大棚,使棚温高达70℃以上,土壤10厘米内温度60℃左右,连续密封大棚15-20天。通过高温土壤处理,杀死土壤中的线虫及枯萎病病等土传病害。 十一、病害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病  药剂防治:  主要是土壤消毒处理,播种前结合施肥耕翻,用阿维菌素残渣每亩10公斤,均匀撒于地面,翻入土中。重病地块除土壤处理外,在定植时再用阿维菌素残渣每亩5公斤,施于穴内,生长期有线虫为害,可用1.8%阿维菌素20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0.25-0.5公斤。  生物防治:  苗期每亩用线虫必克0.5公斤与营养土混匀后施用。在成株期,每亩用线虫必克1-1.5公斤与适量有机肥或干细土混匀后施入土中,防治效果较好。 (四)嫁接 3、嫁接苗栽植  在育嫁接苗的苗床,用小铁铲按东西向划出5厘米深的沟,行距10-12厘米,浇透水。水渗到2/3时,将嫁接苗的两条根轻按入泥土中,用土把沟填平(不能埋住嫁接夹,刀口处不能沾土和水)。株距10-12厘米。边栽植,边盖拱棚膜。在大棚前坡面朝嫁接苗床射光处放草帘遮荫。 (四)嫁接 4、注意事项  一是苗子起出后,要用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