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妇女权益保护的现状及其对策
试论妇女权益保护的现状及其对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是我国第一部保障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的基本法律,它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妇女权益保障进入了法制化建设的新阶段。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后,各级人大和政府相继颁布实施了涉及保护妇女权益内容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政策性文件。通过广泛开展宣传活动,依法维护妇女权益的意识逐步深入人心,妇女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自觉性不断增强。 特别是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后,我国在保障妇女权益、抑制家庭暴力、惩治家庭暴力犯罪方面已经和正在取得巨大的成果。但是,对妇女的暴力已经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反对家庭暴力是我们在与几千年传统的陈腐观念和行为作斗争,必然是任重道远。笔者仅就离婚案件中家庭暴力现象以及保护妇女权益的对策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家庭暴力存在的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对家庭暴力有明文规定: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据1994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妇女状况》白皮书介绍,我国每年约有40万个家庭解体,其中四分之一是由于家庭暴力引起的。另据《中国妇女报》统计,家庭暴力中有60%是丈夫打妻子。2000年至2002年黑龙江省某市(区)妇联共接待有关婚姻家庭的来访200件,其中涉及家庭暴力问题的就占140件,达70%。2000年至2002年黑龙江省某市(区)法院在受理的998件婚姻纠纷案件中,有99件是由家庭暴力所致,而家庭暴力中丈夫打妻子的则占90%之多。因此,我们赞同有的专家从狭义的角度把家庭暴力界定为丈夫对妻子的暴力侵害。
二、受家庭暴力侵害妇女的态度及家庭暴力者的施暴原因与方式
(一)受家庭暴力侵害妇女的态度
一是受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人们的心目中仍根深蒂固。相当数量受家庭暴力侵害的妇女,尤其是农村妇女甘于逆来顺受。大男子主义者称,媳妇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可以随意打骂,流传着“打到的媳妇揉到的面”的说法。某法院在2002年10月审理了一起原告张某与被告刘某离婚纠纷案就很具有代表性,原、被告于1983年结婚,婚初夫妻感情尚好,自2000年原告随被告一起经营长途运输业,由于原告怀疑被告与一女人有不正当关系,气愤之下自己搞化妆品推销且经常不回家。被告认为,原告是自己的老婆就必须回家与其居住,当被告找到原告让其回家原告不肯时,被告即对原告拳打脚踢,原告只是一味的躲闪。双方在撕打时正好有一辆110警车从此处经过,当民警上来制止时,发现是夫妻双方在打仗,认为是家庭内部矛盾,对被告的行为没有予以行政处罚,原告也没有提出任何请求。后在离婚诉讼期间,被告找到原告又将其毒打了一顿,但原告到法院反映情况时却一再要求不要把她的住址告诉被告,也不要对被告采取强制措施。从本案中我们不难看到,一方面封建传统的思想理念仍然禁锢着一些妇女的头脑,另一方面广大妇女的法律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应当让她们意识到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关于家庭暴力的救济措施及法律责任,我国在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第四十三条明确规定: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予以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而不要认为是家庭内部矛盾就不予处罚。
二是在经济上过分依赖男方,甘于忍气吞声。现实生活中,受害妇女一旦离开施暴者,由于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实体救助,也的确会遭遇许多尴尬和困境,特别是当今社会妇女下岗数量逐年增多,因妇女下岗而诉至法院要求离婚的案件也相对增多。某法院在2000年受理了一起原告刘某与被告王某的离婚案,这起案件比较典型,刘某是一名军队转业干部,被安置到地方一国家机关工作,王某是一名随军家属,没有职业,由于双方受教育程度不同,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人群不同,二人在共同生活中逐渐产生了距离,特别是刘某认为王某是一名家庭妇女,一个黄脸婆,在外喜欢上另外一个女人。对这一情况被告王某有所察觉,甚至在购物时发现刘某与那个女人出双入对,但王某将这一沉重的打击深深地埋在心里,因为她没有职业,没有经济收入,在平时生活中又不掌管家中的经济大权,如果离婚王某将一无所有,她只好忍气吞声。对此起离婚案件我们通过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原告刘某认识到自己对家庭、对妻子尽的责任较少,并表示愿意改正缺点,对被告的过错原告表示予以谅解,双方重归于好。
三是对施暴者的转变抱有侥幸心理,甘于维系家庭。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受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doc VIP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案 第2课 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与意识.pdf VIP
- 普惠托育服务的服务质量和评价.pptx VIP
- 实验十一活髓切断术.ppt VIP
- 安徽财经大学“一流专业”“一流课程”项目建设任务书.pdf VIP
- 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中国泌尿外科和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22版).pdf VIP
- 产品溯源管理制度(商检制度之五).doc VIP
- 企业主体责任十二项安全制度.docx VIP
- 安徽省池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物理期末复习卷(三)(沪粤版).pdf VIP
- HJ 377-2019 化学需氧量(CODCr)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