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川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川教版)

丝绸之路 汉与朝鲜、日本的交流 汉与欧洲的往来 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川教版) 1.什么叫西域? 2.广义上的西域 西 域 1.出使西域的原因 2.两次出使西域的情况及其作用 张骞出使西域 1.张骞出使西域,密切了西域与 内地的联系 2.西域都护的设置 3.西域都护设置的意义 西域都护的设置 第13课、张骞通西域(川教版) 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川教版) 阳关遗址 玉门关遗址 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川教版) 一、“丝绸之路” 路线:河西走廊—阳关玉门关—今新疆地区—葱岭—中亚—欧洲 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川教版) 意义:1、沟通了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是划时代的大事; 2、交流:输出铁器、丝绸、养蚕、缫丝、铸铁、井渠法、造纸术,传入佛教。 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川教版) 西亚 欧洲 “南方丝绸之路” 成都 益州郡 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川教版) 海上丝绸之路: 路线:广东沿海——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印度半岛南端; 意义: 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 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川教版) 二、汉与朝鲜、日本的交流 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 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 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川教版) 东汉疆域图 光武帝画像 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川教版) 1.汉与朝鲜的交流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概括中朝交流的基本历史事实。 汉造船业发达,有利于中国人渡船到朝鲜,汉朝经济文化对朝鲜有深远影响:铁器制造、漆器传到朝鲜。 东汉陶船 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川教版) 2.中日交流 东汉: 中日交往增多,日本的 使节常来中国。 西汉: 东汉: 日本列岛上的国家派遣使节到达中国。 中日交往增多,日本的 使节常来中国。 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川教版) “汉委奴国王”金印发现处纪念碑 日本福冈市志贺岛 “汉委奴国王”金印 公元57年倭国与汉通好,汉光武帝赠送了一颗金印,它是中日友好交往历史的见证物。 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川教版) 三、汉与欧洲的往来 1.公元97年,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到达波斯湾。 2.公元166年,大秦安敦尼王朝首次派使臣来到东汉,赠送象牙、犀牛角。这是中国与欧洲的第一次直接交往。 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川教版) 中华文明 西亚文明 印度文明 欧洲文明 促进了欧亚几大文明的交流和汇集 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川教版) 丝绸之路 汉与朝鲜、日本的交流 汉与欧洲的往来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川教版) 1.如果说西汉时“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那么,你认为东汉时  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哪里?为什么? 2.汉朝时,中日联系必须通过海路,中国与欧洲联系既可通过陆  路也可以通过海路。你认为,联系中外的海上通道应如何命名?   为什么? 答:洛阳。洛阳是东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答:“海上丝绸之路”。因为海上商路运送的产品最重要的 仍是丝绸。 谢 谢 合 作 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川教版)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