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示范试验-ntou-海洋大学力学声响振动试验室.docVIP

磁共振示范试验-ntou-海洋大学力学声响振动试验室.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磁共振示范试验-ntou-海洋大学力学声响振动试验室

不振則已,一振驚人-威震八方的共振 周祥順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光電科學研究所 摘要 本文首先藉著一個有趣的新聞題材說明共振的意義,然後介紹在日常生活中許多有趣的共振現象。最後我們再介紹兩個有趣易做的磁共振實驗:磁共振音叉與磁共振鞦韆。 什麼是共振? 前一陣子電視上有一則有趣的新聞。台中有一家建商用花崗岩石做了一個1.5噸的大印章。印章長寬各75公分,高120公分。建商將大印章用鎖鏈懸吊在屋頂上,賞金50萬元徵求大力士推動大印章。在電視畫面上觀眾看到許多孔武有力的彪形大漢使勁地推大印章,大印章卻紋風不動。學過物理的人看了一定會啞然失笑。這個問題太簡單了,我們只要用一根手指就可推動大印章,何需勞師動眾?。此話怎說?讓我們做兩個簡單的實驗來說明。首先我們來變一個小魔術。我們以一支竹筷繫著兩條不同長度的繩子。繩子末端綁著易開罐的拉環(圖一)。我們手持竹筷眼睛盯著其中一個拉環,並要求觀眾也盯著這個拉環。被我們盯著的拉環會大幅度擺動,而另一個拉環卻靜止不動。不明究理的人會以為看到了靈異現象。其實這只是一個障眼法。當觀眾眼睛盯著拉環時我們的手在微幅地振動。當我們盯著的拉環向前運動時我們的手也向前運動;當拉環向後運動時我們的手也向後運動。如此我們手振動的能量便可傳遞到拉環,使拉環振幅愈來愈大。也就是說,當手振動的頻率等於拉環擺動的頻率時拉環便會大幅度擺動。為什麼我們盯著的拉環大幅度擺動而另一個拉環卻靜止不動呢?這是因為繩子與拉環形成一個單擺。繩子愈長單擺擺動的頻率愈低。兩個拉環是用不同長度的繩子懸吊在竹筷上,擺動的頻率不同,因此不會同時大幅度擺動。如果我們要讓以短繩懸吊的拉環大幅度擺動手必須快速振動。反之,如果我們要讓以長繩懸吊的拉環大幅度擺動手必須緩慢振動。在第二個實驗中,我們將彈性球懸吊在手指上(圖二)。手掌上下運動對彈性球週期性地施力。如果手掌快速運動,則彈性球靜止不動。反之如果手掌緩慢運動,彈性球則大幅度振動。這個實驗的原理與第一個實驗相同。懸吊的彈性球有其本身的振動頻率。手掌快速運動時,施力頻率遠大於彈性球本身的振動頻率,因此彈性球不會振動。手掌緩慢運動時,施力頻率等於彈性球本身的振動頻率,彈性球就會大幅度振動。我們也可以用彈簧懸吊小玩偶做同樣實驗。物體本身的振動頻率稱為其自然頻率。在上述兩個實驗中,當手所施力(外力)的頻率等於物體自然頻率時物體會產生大幅度振動。這種現象稱為共振[1]。讀者大概已經想到了推動大印章的方法了。由懸吊大印章的鎖鏈的長度我們可算出大印章擺動的自然頻率。用手對大印章週期性地施力。當施力頻率等於大印章擺動的自然頻率時大印章就會產生共振,能量便可逐漸傳遞到大印章上。大印章的振幅就會愈來愈大。 有趣的共振現象 並不是只有單擺及彈簧才有自然頻率與共振現象,所有物體都有自然頻率也都可產生共振現象。這是因為所有物體都是由原子組成。相鄰原子間會產生鍵結。原子間的鍵結可被想像成小彈簧。物質是由許多被小彈簧聯結在一起的原子組成的,因此所有物體都有自然頻率。當外力頻率等於物體自然頻率時就會產生共振。 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有趣的共振現象。最著名的例子就是Tacoma吊橋倒塌事件。Tacoma吊橋位於美國華盛頓附近。每當起風時Tacoma吊橋就會劇烈振動。1940年7月Tacoma吊橋在一陣劇烈振動後倒塌。Tacoma吊橋是用最好的建材建造的,為何會弱不禁風呢?加州理工學院物理系的研究團隊做了詳細的風洞實驗後終於找到了答案。原來Tacoma吊橋附近風的頻率正好等於吊橋的自然頻率,因此風與吊橋產生共振現象使吊橋劇烈振動而倒塌。 1831年,英國曼徹斯特有一隊炮兵列隊以整齊的步伐通過吊橋。在部隊行進的過程中吊橋突然倒塌,造成重大傷亡。這也是共振效應惹的禍。原來炮兵團步伐的頻率正好等於吊橋的自然頻率,因此產生了共振現象使吊橋倒塌。 在前文中我們誇下海口用一根手指就可推動大印章。讀者心中或許仍有疑慮:手指的力量那麼小,就算施力的頻率等於大印章的自然頻率也未必能推動大印章。那你可低估共振的威力了。許多年前國外有一列火車通過橋樑時將橋樑震垮。事後檢討原因。原來火車的一個車輪上有一道刻痕。火車行駛時刻痕不斷地與鐵軌摩擦。無巧不成書,刻痕與鐵軌摩擦的頻率正好等於橋樑的自然頻率,因此產生共振使橋樑倒塌。你看共振的威力大不大。還懷疑一根手指可以推動大印章嗎? 民國九十年高鐵南科振動事件曾經喧騰一時。國科會專案小組認為高鐵南科振動事件是共振效應造成的。高架橋的自然頻率與橋墩跨距及橋墩高度有關。南科附近的高架橋跨距為三十公尺。依據專案小組的模擬分析[2],若橋墩高度為7.5公尺則其自然頻率為3.8Hz;若橋墩高度為15公尺則自然頻率降為1.6Hz。當火車以時速三百公里行駛時其振動頻率為3.3Hz,落在1.6Hz與3.8Hz之間,有可能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