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画《寒山拾得图》的美学阐释.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禅画《寒山拾得图》的美学阐释

第 33卷 河南教育学 院学报 (哲学社 会科学 版 ) V0l_33 2014年第5期 JournalofHenanInstituteofEducation (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 No.5.2014 文章编号 :1006—2920(2014)05—0097—03 禅画 《寒山拾得图》的美学阐释 刘桂荣 摘要 :在 中国绘画史上 ,禅画 《寒 山拾得 图》是非常重要 的禅宗题材 。寒 山、拾得 的审美形象源 自禅宗典籍,到 宋代确立 了其基本 的审美特征,其 中蕴含着深厚的禅宗美学思想。宋元时期此类题材及其美学思想传播到 日本 , 对 日本绘画审美风格 的形成起到了深远 的影响。随着20世纪 日本禅宗美学在美 国的传播 ,《寒 山拾得 图》对美国 的艺术理念和审美 旨趣也发生 了影响。 关键词:《寒山拾得图》;禅画;禅宗美学 作者简介 :刘桂荣,哲学博士,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保定071002)。 基金项 目: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 目“宋代禅宗与禅画艺术研究”(09YJC760017)。 寒山与拾得是禅 门中的散圣 。所谓 “散圣 ”是 有重要的禅宗地位,寒山是作为逸士出现,拾得只是 指禅门中那些正统法脉之外 ,具有独特能力和性格 言其在国清寺 ,但二者都预言沩山禅师的未来 ,寒 山 的人。这些人又往往是 “应化圣贤”,如著名的布袋 为其明路 ,拾得喜重偏护于他,足以表明他们 的不同 和尚是弥勒佛的化身 ,丰干禅师为阿弥陀佛的化身。 凡响。但此书中寒 山、拾得并没有一起 出现。到五 这里的寒山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拾得为普贤菩萨 的 代末永 明延寿的 《宗镜录》中,寒山、拾得已与志公、 化身。寒山、拾得的禅门形象特征在宋代确立 ,后通 庞居士等并提。 过诸多的图像呈现出来 ,这些禅画作 品具有重要 的 经过唐五代 的演化 ,寒山、拾得 的禅宗形象在宋 美学价值和独特的精神意蕴。 代被确立起来。宋初赞 宁的 《宋高僧传》中已经将 一 、 审美特征的生成和确立 寒 山、拾得作为得道高僧收入 ,并有较为详细的记 寒山的形象在唐五代时期就在传说 中奠定了基 载 ,在谈到丰干禅师时,提到寒山、拾得在僧厨执爨 , 本 的原型,如在 闾丘胤 的 《寒 山子诗集序》中就有 “二人晤语 ,潜 听者多不体解。亦甚颠狂 ,纠合相 “状如贫子 ,形貌枯悴 ”“桦皮为冠 ,布裘破弊,木屐 亲,盖 同类相求耳 ” ,并谈到二人 的应化之身。 履地”之描绘。寒 山在道教思想家杜光庭 的 《仙传 其后有独立的寒山与拾得的传记 ,“寒 山子者 ,世谓 拾遗》中,是以修道的隐士形象出现的。五代时,寒 为贫子峰狂之士 ,弗可恒度推之。隐天台始丰县西 山、拾得出现禅宗史籍 《祖堂集》中,该书卷一六 “沩 七十里,号为寒暗二岩 ,每于寒岩幽窟 中居之 ,以为 山和尚”条 中记载:“师小乘 略览 ,大乘精 阅。年二 定止。时来国清寺 。有拾得者 ,寺僧令知食堂 ,恒时 十三 ,乃一 日叹日:诸‘佛至论 ,虽则妙理渊深 ,毕竟 收拾众僧残食菜滓,断巨竹为筒 ,投藏于内。若寒 山 终未是吾栖神之地 。’于是杖锡天台,礼智者遗迹。 子来 ,即负而去。或廊下徐行 ,或时叫噪凌人 ,或望 有数僧相随,至唐兴路上遇一逸士,向前执师手,大 空曼骂。寺僧不耐,以杖逼逐 ,翻身抚掌,呵呵徐退。 笑而言:余‘生有缘,老而益光。逢潭则止,通沩则 然其布襦零落,面貌枯瘁 ,以桦皮为冠,曳大木屐。 住 。’逸士者,便是寒 山子也 。至 国清寺 ,拾得 唯喜 或发辞气 ,宛有所归,归于佛理”,“拾得者,封干禅 重于一

文档评论(0)

tianebandeya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