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野香优3号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中国种业
野香优3号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康平
(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科技情报所,广西 桂林 541299)
摘要:野香优3号2010-2012在桂中、桂北参加广西中稻组区域试验,表现出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好等特点,结合在桂北地区种植情况,主要介绍了该品种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杂交水稻;野香优3号;特性;栽培技术
野香优3号是感温籼型三系杂交水稻,由广西绿海种业有限公司选育,品种野香A/R003。2013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稻2013035号)。该品种高产、稳产、抗性好、米质优良,适宜在桂中、桂北作作早稻、晚稻稻种植,在高寒山区作中稻种植[1]。
1 特征特性
1.1 生育期
根据2010-2011年广西中稻组区域试验结果,野香优3号在高寒山区可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6d左右,比对照中浙优1号早4d;在桂中、桂北可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0d左右,比对照中浙优1号早熟2d。
1.2 农艺性状
野香优3号株型适中,叶片绿色,谷粒细长,稃尖黄色;2011年参见广西中稻组区域试验,有效穗235.5万/ hm2,株高120.0cm,穗长28.0cm,每穗总粒数173.7粒,结实率80.5%,千粒重25.4g。
1.3 稻米品质
2011年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结果,野香优3号糙米率82.2%,整精米率70.2%,长宽比3.1,垩白米率9.0%,垩白度1.6%,透明度1级,胶稠度70mm,直链淀粉含量16.4%,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
1.4 抗病性
2011年经广西农业科学院植保所鉴定,野香优3号苗叶瘟6.0级,穗瘟7级,损失率4.0级,抗性综合指数7级,抗性水平中感;白叶枯IV型5级,V型5级抗性水平中感。
2 产量表现
2010年参加广西中稻组筛选试验,平均产量为8040kg/hm2,比对照中浙优1号减产1.30%;2011年参加广西中稻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8512.2kg/hm2,比对照中浙优1号减产4.01%;2a平均产量8276.3 kg/hm2,比对照中浙优1号减产2.67%;2012年参加广西中稻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246.3 kg/hm2,比对照中浙优1号增产6.82%。
2013年在广西桂林进行抛秧种植示范,面积为100hm2,平均产量为7807.5 kg/hm2。
3 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3.1 适时播种
在桂中、桂北单季早稻在3月23日-4月10日播种,秧龄在25-30d左右;单季中稻在4月20日-5月10日播种,秧龄在25d左右;单季晚稻在6月15日-25日前播种,秧龄在20d左右。
3.2 种子处理
在晴朗的天气情况下,早造晒种4-8h,中、晚造晒种2-4h。早造先用清水浸种4-5h,再用500倍强氯精溶液浸种8-10h,漂洗干净药液后再用清水浸9-12h,然后保温催芽;中、晚造 先用清水浸种2-3h,再用500倍多菌灵溶液浸种8-10h,漂洗干净药液后再用清水浸2-3h,在自然温度下催芽。
3.3 育秧方法
3.3.1 旱育秧
选择肥沃、疏松、深厚的旱地作苗床,播种前20d施总肥效为45%的复合肥750kg/ hm2、氯化钾75kg/ hm2、尿素150-225kg/ hm2。秧床施用壮秧剂。畦宽1.0-1.2m,沟宽4cm,深15-20cm,淋湿苗床。大田用种量18.0-22.5kg/ hm2,播种后盖细壤土0.5-1.0cm,以盖没种子为宜。早造起拱覆膜保温,晚造起拱盖遮阳网保湿。
3.3.2 塑盘育秧
可选择水田作秧地,苗床应清除泥中的杂物,人工整平后放置秧盘,用561孔秧盘(600mm×300mm)375-450盘/ hm2,大田用种量18.0-22.5kg/ hm2,每盘播种量26-31克,每穴1-2粒。营养土选用湿稀田泥,应充分搅拌均匀并除去硬物。营养土填至秧盘孔穴的4/5即可,扫平盘面再播种,播种后用软扫帚来回多次将谷子扫入孔中,清除盘面谷种和泥浆,以防串根。
3.4 秧苗管理
早稻育秧需覆盖薄膜进行保温,以促齐苗。一般于2叶1心时开始适时揭膜炼壮苗。早稻膜内最高温度不宜超过30oC,以防烂秧和烧苗;晚稻育苗可覆盖遮阳网,防止高温、暴雨等天气造成烧苗或种子被冲淋导致种子裸露。秧苗期主要防治立枯病、稻飞虱、稻蓟马等病虫害。,移栽前3-4 d开始蹲苗及视秧苗长势喷施0.2-0.3%尿素作“送嫁肥”。
4 适时移栽,合理密植
4.1 大田整理
选择肥力中上、田面平整、排灌方便的田块。冬闲田可在秋作物收获后及时干耕冬晒,移栽前施足基肥整田;绿肥田在秧苗移植前20d左右耕翻,要先干耕晒垡3-4d,再灌水整平,促使绿肥能迅速腐烂;晚造在收完早稻后抓紧时间进行整田,两犁两耙,大田要整碎整平,达到“高差不过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