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淄博旅游总规修编(终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淄博旅游总规修编(终稿)

规划说明 规划名称 淄博市旅游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委托单位 淄博市旅游局 承担单位 山东大学旅游管理系 济南三大旅游咨询有限公司 (国家旅游局批准旅游规划乙级资质13-2006) 规划组组长 王德刚 山东大学旅游管理系 主任/教授 济南三大旅游咨询有限公司 总规划师 许 峰 山东大学旅游管理系 副教授/博士后 规划组成员 温莹蕾 讲师/工程师 黄潇婷 山东大学旅游管理系 讲师/博士后 田 芸 教研室主任/讲师 王 蔚 讲师/博士 井 琛 硕士研究生 该规划于二〇一一年二月二十六日通过专家评审。 淄博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修编) 目 录 第一部分 规划总论 1 1.1规划区 1 1.2规划性质 5 1.3规划年限 6 1.4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 6 1.5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9 1.6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 16 1.7规划成果形式 18 1.8几点说明 18 第二部分 规划基础、目标定位与发展战略 21 2.1淄博市前期旅游发展规划执行情况 21 2.2 主要旅游资源区(点)开发现状分析与发展潜力评价 35 2.3旅游产业发展问题诊断 44 2.4旅游发展目标体系 49 2.5旅游发展各项指标 54 2.6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战略 58 第三部分 旅游开发与旅游产业要素规划 61 3.1战略格局 61 3.2各区/县旅游开发定位 66 3.3旅游产品分类设计 71 3.4各区/县重点资源开发规划 83 3.5旅游产业要素发展与提升规划 144 3.6旅游市场开发规划 150 3.7旅游交通发展规划 174 3.8旅游地信息系统建设规划 186 3.9旅游资源、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 196 3.10 旅游发展影响评价 212 第四部分 近期(2011-2015)实施计划 218 4.1旅游产品开发 218 4.2旅游产业发展布局的完善 221 4.3重点资源开发与项目建设 225 4.4市场促销计划 230 第五部分 支持保障体系建设规划 235 5.1体制建设与机制创新体系 235 5.2财政资金支持体系 240 5.3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246 5.4人力资源培训体系 248 5.5各项政策促进体系 254 第一部分 规划总论 1.1规划区 1.1.1位置与范围 淄博位于山东中部鲁中山区与鲁北平原的交接地带,地理坐标为北纬35°56’-37°18’,东经117°32’-118°31’,南连泰山,北靠黄河,东临潍坊,西接泉城济南。淄博区位优势独特,是沟通中原地区和山东半岛的咽喉要道,亦是山东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铁路贯通,公路纵横,交通方便,是国务院批准的山东半岛经济开放区城市。市域(土地)总面积5965平方公里,市域形态南北狭长,南北最大纵距151公里,东西最大横距87公里。 根据政府公开信息,辖张店、淄川、博山、周村、临淄5个区,桓台、高青、沂源3个县,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1个省级文昌湖旅游度假区,共8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包括59个镇、29个街道。城乡交错,布局舒展,是一座独具特色的组群式城市。2010年底,为实现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旅游业大发展,在淄川区、周村区交界处的萌山水库及其周边商家镇、萌水镇等地成立文昌湖旅游度假区,实施城乡统筹生态旅游示范区项目开发建设,探索和实践统筹城乡发展小城镇综合体建设。 淄博地处暖温带,属半湿润、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降水量628毫米,年平均气温13.9℃,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42.6-2832.6小时,年平均无霜期180-220天。 淄博地势特征为南高北低,南部及东西两翼山峦起伏跌宕,中部低陷向北倾伏,最高1108.3米,最低海拔5米。以胶济铁路为界,以南大部分为山区、丘陵,岩溶地貌发达;以北大部分为山前冲积平原和黄泛平原,土地平坦肥沃。北部有黄河、小清河流经,发源于淄博的河流有沂河、淄河、孝妇河等。山区、丘陵、平原面积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42%、29.9%和28.1%。 市域(土地)总面积5965平方公里。其中,土壤面积5174平方公里,土地利用率78.47%。全市农业用地4161平方公里,非农业用地827平方公里,未利用土地95平方公里。在农业用地中,耕地面积2018平方公里,林地面积1523平方公里,果园面积62平方公里。 1.1.3历史沿革 淄博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距今七千年至四千年之间,淄博地区经历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三个阶段,有了比较发达的农牧业和手工业,实现了从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乃至阶级社会产生的历史大转变。西周建立后,姜尚封齐,开创“泱泱大风”的齐国文化,淄博地区作为齐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亘数百年,这也是淄博文化的制高点。春秋初,管仲相齐改革旧的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